|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 1 松子及松子研究进展 | 第11-24页 |
| ·松子简介 | 第11-17页 |
| ·松属植物的分布 | 第12页 |
| ·松子的组成成分 | 第12-13页 |
| ·松子的营养价值分析及功能机理 | 第13-17页 |
| ·松子蛋白酶的提取 | 第17-21页 |
| ·植物蛋白酶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植物蛋白酶的分类 | 第18页 |
| ·蛋白酶的提取纯化方法 | 第18-21页 |
| ·蛋白质的提取方法 | 第21-22页 |
| ·水溶液提取法 | 第21页 |
| ·有机溶剂提取法 | 第21-22页 |
| ·酶法提取 | 第2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意义 | 第22-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巴西松子中蛋白酶的分离纯化 | 第24-37页 |
| 1 材料 | 第24-25页 |
| ·试剂 | 第24页 |
| ·仪器 | 第24-25页 |
| ·试剂的配制 | 第25页 |
| 2 方法 | 第25-28页 |
| ·蛋白酶的粗提 | 第25页 |
| ·蛋白酶纯化方法 | 第25-27页 |
| ·硫酸铵分级沉淀 | 第25-26页 |
| ·DEAE-Sepharose FF凝胶柱纯化 | 第26-27页 |
| ·蛋白浓度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 第27页 |
| ·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 第27-28页 |
| 3 结果 | 第28-35页 |
| ·标准曲线绘制 | 第28-29页 |
| ·标准蛋白曲线绘制 | 第28-29页 |
| ·L-酪氨酸标准曲线 | 第29页 |
| ·巴西松子中蛋白酶的分离提取 | 第29-33页 |
| ·缓冲液及pH对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提取时间对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料液比对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 第31-32页 |
| ·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 | 第32-33页 |
| ·西松子蛋白酶的纯化 | 第33-35页 |
| ·(NH4)_2SO_4沉淀 | 第33-34页 |
| ·DEAE-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 | 第34-35页 |
| ·分离纯化效率 | 第35页 |
| 4 分析与讨论 | 第35-36页 |
| ·缓冲液的选择 | 第35-36页 |
| ·酶液的稀释 | 第36页 |
| ·硫酸铵盐析法 | 第36页 |
| ·阴离子交换剂的选择 | 第36页 |
| ·DEAE-Sepharose FF柱层析 | 第36页 |
| 5 结论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巴西松子中蛋白酶鉴定及其性质研究 | 第37-45页 |
| 1 材料 | 第37-38页 |
| ·试剂 | 第37页 |
| ·仪器 | 第37-38页 |
| 2 方法 | 第38-40页 |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分子量 | 第38-40页 |
| ·试剂的配置 | 第38页 |
| ·制胶 | 第38-39页 |
| ·电泳 | 第39页 |
| ·固定与染色 | 第39-40页 |
| ·蛋白酶的酶学特性 | 第40页 |
| ·酶的热稳定性试验 | 第40页 |
| ·最适反应温度试验 | 第40页 |
| ·最适pH值试验 | 第40页 |
| ·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40页 |
| 3 结果 | 第40-43页 |
| ·SDS-PAGE电泳 | 第41页 |
| ·巴西松子蛋白酶的酶学性质 | 第41-43页 |
| ·酶的热稳定性 | 第41-42页 |
|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 第42页 |
| ·酶反应的最适pH值 | 第42-43页 |
| ·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43页 |
| 4 结论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响应面法优化松子蛋白提取工艺 | 第45-5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 ·材料 | 第45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45-46页 |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6页 |
| ·去脂松子粉的准备 | 第46页 |
| ·酶法提取蛋白工艺流程 | 第46页 |
| ·酶法提取蛋白响应面优化设计 | 第46-47页 |
| ·数据统计 | 第47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 ·标准蛋白曲线绘制 | 第47页 |
| ·酶法提取松子蛋白的单因素试验 | 第47-51页 |
| ·pH值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料液比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提取温度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加酶量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第50页 |
| ·提取时间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松子蛋白提取的响应面优化设计 | 第51-54页 |
| ·模型的数学分析 | 第51-54页 |
| 3 结论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9页 |
| 1 结论 | 第56-57页 |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57页 |
| 3 后续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