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失预警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论文的写作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论文的写作背景 | 第10-11页 |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总体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7-33页 |
·基本概念 | 第17-20页 |
·人才与技术人才 | 第17-19页 |
·人才流动、人才流失与国有企业人才流失 | 第19-20页 |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20-24页 |
·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 第21-23页 |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 第23-24页 |
·人才激励理论与激励机制 | 第24-28页 |
·激励理论概述 | 第24-27页 |
·人才激励理论模型及策略 | 第27-28页 |
·人才流失的理论模型 | 第28-31页 |
·马奇和西蒙模型 | 第28-29页 |
·普莱斯模型 | 第29-30页 |
·扩展的莫布雷模型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失现状、原因及影响分析 | 第33-49页 |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失现状 | 第33-37页 |
·近些年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失情况 | 第33-34页 |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失去向 | 第34-36页 |
·技术人员流失特征 | 第36-37页 |
·企业人才流失原因 | 第37-44页 |
·宏观因素对技术人员流失的影响 | 第38-40页 |
·企业内部因素对技术人员流失的影响 | 第40-42页 |
·个人因素的影响 | 第42-44页 |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7页 |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失带来的影响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失风险评估 | 第49-65页 |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失风险与稳定性的关系 | 第49页 |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稳定性评估指标体系 | 第49-54页 |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稳定性评估指标确立的原则 | 第49-50页 |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稳定性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 | 第50-54页 |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失风险衡量 | 第54-64页 |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失风险评估方法 | 第54-59页 |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失风险评估过程 | 第59-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失预警体系的构建和操作 | 第65-77页 |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失预警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65-66页 |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失预警体系的构成 | 第66-67页 |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失预警体系的操作流程 | 第67-76页 |
·信息搜集阶段 | 第68-72页 |
·风险评估阶段 | 第72页 |
·危机预报阶段 | 第72-74页 |
·危机处理阶段 | 第74-75页 |
·反馈修正阶段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6章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失预警体系的实证研究 | 第77-88页 |
·***集团简介 | 第77-79页 |
·***集团技术人员流失风险评价 | 第79-83页 |
·***集团技术人员流失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第83-85页 |
·保障措施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附录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