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像女”:中国文学经典中的一种人格范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4页 |
第1章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表现 | 第14-31页 |
·“男像女”的人格范型 | 第14-20页 |
·形象 | 第14-16页 |
·行为 | 第16-19页 |
·心理 | 第19-20页 |
·中国文学经典中的“男像女” | 第20-30页 |
·古代诗词 | 第21-23页 |
·戏剧文学 | 第23-26页 |
·古代小说 | 第26-28页 |
·民间文学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2章 产生的原因 | 第31-52页 |
·神话学的阐释 | 第31-35页 |
·昆仑山——女性和母体的象征 | 第31-33页 |
·女娲造人与补天——中国的“创世说” | 第33-34页 |
·嫦娥奔月——月亮崇拜 | 第34-35页 |
·原型理论的分析 | 第35-39页 |
·集体无意识 | 第36-37页 |
·原型理论 | 第37-38页 |
·男性的阿尼玛原型 | 第38-39页 |
·传统哲学的影响 | 第39-44页 |
·儒:中庸之道,温柔敦厚 | 第40-41页 |
·道:知其雄,守其雌,以柔克刚 | 第41-43页 |
·释:慈悲为怀,无欲无求,凡事忍让 | 第43-44页 |
·美学理想的追求 | 第44-49页 |
·西方推崇阳刚与崇高,中国追求阴柔和秀美 | 第44-47页 |
·西方主理智,中国重情感 | 第47-49页 |
·社会历史的塑造 | 第49-51页 |
·中国封建专制体制对文人的压抑 | 第49-50页 |
·中国封建社会纲常伦理的束缚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3章 对当下社会的影响 | 第52-58页 |
·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 第52-54页 |
·传统审美观对男性美的界定 | 第52页 |
·当今社会“女性化”男人受到追捧 | 第52-53页 |
·中性美大行其道 | 第53-54页 |
·对传统的男人社会角色的冲击 | 第54-55页 |
·现代男人的职场角色 | 第54-55页 |
·现代男人的家庭角色 | 第55页 |
·男色时代的到来 | 第55-57页 |
·古代社会有关“男色”的记载 | 第56-57页 |
·现代社会“男色时代”的到来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