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文史结合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0-15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0-13页
 二、问题研究的现状第13-14页
 三、问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一、在备课中有效运用文学作品第15-23页
 (一) 历史学与文学的相互关系第15-16页
 (二) 教师在有效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1、教学目标不明确,忽视重难点第16-17页
  2、缺乏备课时间第17页
  3、疲于应付学校检查,备课缺乏原创和思考第17页
 (三) 有效备课的基础与要求第17-20页
  1、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第17-18页
  2、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第18页
  3、体现生活化和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第18-19页
  4、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第19页
  5、校本培训第19页
  6、集体备课第19-20页
 (四) 文学作品在有效备课中的运用第20-23页
  1、在古代史的学习中,引用古诗词,引起学生兴趣第20-21页
  2、在近代史的学习中,可以引用语文课文,加深学生的理解第21页
  3、引入名著,激发学生探讨历史的激情第21-23页
二、在课堂实践中适时运用文学作品第23-29页
 (一) 初中历史课堂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的特点第23-25页
  1、合作学习的主要特点第23-24页
  2、自主探究的特点第24-25页
 (二) 文学作品在合作学习中的运用第25-26页
 (三) 文学作品在自主探究学习中的运用第26-29页
  1、典型历史人物、事件在探究教学中应用第26-27页
  2、著名历史故事在探究教学中的运用第27-29页
三、在课后复习中重点推荐文学作品第29-34页
 (一) 初中历史教学课后复习的问题与要求第29-31页
  1、初中历史课后复习中存在的问题第29-30页
  2、历史教学课后复习的要求第30-31页
 (二) 文学作品对课后复习的作用第31-34页
  1、运用文学作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第31页
  2、活用文学作品,增强“活动课”的效果第31-32页
  3、配用文学作品,升华插图复习成果第32-34页
四、文史结合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验第34-39页
 (一) 实验背景第34页
 (二) 实验目的第34-35页
  1、实验目标第34-35页
  2、具体目标第35页
  3.总体目标第35页
 (三) “文史结合法”等组实验计划第35-36页
  1、实验过程第35页
  2、实验控制第35-36页
  3、实验检验第36页
  4、对“文史结合法”假设作结论第36页
 (四) 实验过程第36-38页
  1、认真学习第36页
  2、实践与探索第36页
  3、具体过程第36-38页
 (五) 实验结论第38-39页
  1、“文史结合法”教学方法初步形成第38页
  2、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养成,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第38页
  3、促进了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注释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课程资源优选对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影响
下一篇: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