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儿童心理学论文

儿童“心理理论”不同水平与欺骗关系的跨文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1 前言第9-11页
   ·研究动机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研究动机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2 本研究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研究的回顾与评价第11-23页
   ·对本研究涉及到的几个基本概念的解释第11-14页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第11-12页
     ·错误信念任务(false belief task)第12-13页
     ·欺骗(deception)第13-14页
     ·跨文化研究(cross-cultural study)第14页
   ·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源起、代表性理论和发展观第14-19页
     ·“心理理论”研究的源起第15页
     ·“心理理论”研究的代表性理论第15-16页
     ·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观第16-19页
   ·有关儿童“心理理论”与欺骗关系研究进展第19-23页
     ·国外有关研究存在的争议第19-20页
     ·目前国外欺骗研究采用的具体方法第20-22页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第22页
     ·儿童“心理理论”与欺骗关系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趋势第22-23页
3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基本假设第23-26页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第23页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第23页
   ·本研究的基本假设第23-26页
4 云南省昆明、临沧两地拉祜族、佤族、汉族5—10岁儿童“心理理论”、欺骗发展特征及二者间关系的实验研究第26-54页
   ·实验目的第26页
   ·实验设计第26页
   ·对象与方法第26-31页
     ·对象第26-27页
     ·实验任务、实验材料、操作程序第27-31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45页
     ·不同民族儿童“心理理论”一级水平任务的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第31-34页
       ·不同民族儿童在“心理理论”一级水平任务上的表现第31-33页
       ·民族、年级、性别因素对儿童在“心理理论”一级水平任务上表现的影响第33-34页
     ·不同民族儿童“心理理论”二级水平任务的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第34-38页
       ·不同民族儿童在“心理理论”二级水平任务上的表现第34-36页
       ·民族、年级、性别因素对儿童在“心理理论”二级水平任务上表现的影响第36-38页
     ·实验一的受测儿童在不同欺骗任务得分上的表现第38-40页
       ·实验一的受测儿童在外显欺骗任务得分上的具体表现第38-39页
       ·实验一的受测儿童在掩蔽欺骗任务得分上的具体表现第39-40页
     ·实验二的受测儿童在不同欺骗任务得分上的表现第40-43页
       ·实验二的受测儿童在外显欺骗任务得分上的具体表现第40-42页
       ·实验二的受测儿童在掩蔽欺骗任务得分上的具体表现第42-43页
     ·“心理理论”不同水平任务得分与不同欺骗行为得分的关系第43-45页
       ·“心理理论”不同水平任务得分与外显欺骗任务得分的相关关系第43页
       ·“心理理论”不同水平任务得分与掩蔽欺骗任务得分的相关关系第43-44页
       ·各类型被试“心理理论”不同水平得分与外显欺骗任务得分相关关系第44页
       ·各类型被试“心理理论”不同水平得分与掩蔽欺骗任务得分相关关系第44-45页
   ·讨论第45-53页
     ·不同民族儿童“心理理论”不同能力水平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第45-48页
     ·不同民族儿童欺骗能力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第48-49页
     ·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不同水平与欺骗发展关系第49-53页
   ·结论第53-54页
5 本研究对以往研究的突破第54-55页
6 本研究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5-56页
7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 Ⅰ第60-61页
附录 Ⅱ第61-62页
后记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一篇:片状铝粉制备过程中助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