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铝粉制备过程中助剂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概论 | 第9-13页 |
·超微粉体的应用领域 | 第9-10页 |
·超微粉体技术发展过程与现状 | 第10-12页 |
·超微粉体技术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金属铝的资源、用途、消费现状及展望 | 第13-14页 |
·铝粉的生产技术发展与现状 | 第14-16页 |
·铝粉及铝银浆的特性 | 第16-19页 |
·铝粉颜料的类别和性能 | 第19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9-2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球磨机的工作原理与球磨法制备铝粉 | 第21-34页 |
·片状铝粉的球磨制备技术 | 第21页 |
·球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发展 | 第21-27页 |
·钢球在球磨机内的能态变化 | 第23-25页 |
·钢球在滚筒式球磨内的能态变化 | 第23-25页 |
·钢球在高能球磨机内的能态变化 | 第25页 |
·钢球对物料的粉碎作用 | 第25-27页 |
·粉碎方法 | 第27-29页 |
·挤压粉碎 | 第28页 |
·挤压-剪切粉碎 | 第28页 |
·冲击粉碎 | 第28-29页 |
·研磨-磨削粉碎 | 第29页 |
·片状铝粉的制备工艺 | 第29-33页 |
·高能球磨干法制备片状铝粉 | 第29-30页 |
·滚筒式球磨机湿法制备片状铝粉 | 第30-32页 |
·高能球磨与滚筒式球磨的比较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铝粉颗粒的表面性质以及助剂的种类 | 第34-49页 |
·铝粉颗粒的性质 | 第35-39页 |
·铝粉颗粒群的平均粒度 | 第35页 |
·铝粉颗粒的表面积 | 第35-36页 |
·铝粉颗粒的光学性质 | 第36-37页 |
·铝粉颗粒的带电性 | 第37-39页 |
·铝粉颗粒的表面性质 | 第39页 |
·助磨剂的类别 | 第39-47页 |
·偶联剂 | 第39-43页 |
·钛酸脂偶联剂 | 第39-41页 |
·硅烷偶联剂 | 第41-43页 |
·聚合物 | 第43-44页 |
·表面活性剂 | 第44-47页 |
·一些铝粉磨制中常用的助磨剂 | 第47-49页 |
第四章 高能球磨实验研究 | 第49-68页 |
·实验设备及实验辅助仪器 | 第49-50页 |
·助磨剂的主要实验以及分析 | 第50-55页 |
·助磨剂用量对片状铝粉的影响 | 第50-55页 |
·硬脂酸的用量对片状铝粉的影响 | 第50-51页 |
·聚乙烯醇的用量对片状铝粉的影响 | 第51-52页 |
·油酸的用量对片状铝粉的影响 | 第52-54页 |
·丙烯酸、SiO_2的用量对片状铝粉的影响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页 |
·助剂种类对片状铝粉的影响 | 第55-61页 |
·松装密度的比较对助剂的筛选 | 第57-58页 |
·粒度的比较对助剂的筛选 | 第58-59页 |
·光亮度的比较对助剂的筛选 | 第59-60页 |
·水盖面积的比较对助剂的筛选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页 |
·复合助剂对片状铝粉的影响(湿法工艺) | 第61-63页 |
·复合助剂对片状铝粉的影响(干法工艺) | 第63-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滚筒式球磨机工业性实验与研究 | 第68-84页 |
·小型滚筒式球磨机实验研究 | 第68-72页 |
·助磨剂影响的实验 | 第69-70页 |
·研磨与分散功能的实验 | 第70-72页 |
·滚筒式球磨机的实验研究 | 第72-76页 |
·XPS光电子能谱图分析 | 第76-83页 |
·爱卡浮型铝粉的XPS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76-80页 |
·3#复合助剂磨制的铝粉XPS能谱分析 | 第80-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84-86页 |
第七章 展望与下一步工作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附录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