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奈达及其“功能对等”理论 | 第9-13页 |
(一) “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9-10页 |
(二) “功能对等”的原则 | 第10-11页 |
(三) 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 第11-13页 |
二、哈代、《市长》及其译本的介绍 | 第13-15页 |
(一) 托马斯哈代与《市长》 | 第13-14页 |
(二) 《市长》及其中文译本 | 第14-15页 |
三、《卡斯特桥市长》两个中译本的比较与研究 | 第15-29页 |
(一) 意义 | 第15-18页 |
1、概念意义 | 第16页 |
2、语境意义 | 第16-18页 |
(二) 文体风格 | 第18-23页 |
1、修辞 | 第20-21页 |
2、方言 | 第21-23页 |
(三) 文化 | 第23-29页 |
1、文化与翻译 | 第23-25页 |
2、思维模式的差异 | 第25页 |
3、否定意义的文化差异 | 第25-26页 |
4、文化联想 | 第26-27页 |
5、宗教特征 | 第27-29页 |
四、译本中的问题 | 第29-33页 |
(一) 不完善的翻译 | 第29-30页 |
(二) 错译 | 第30-31页 |
(三) 漏译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