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在X”格式研究
| 内容提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零 绪论 | 第6-10页 |
| ·选题意义 | 第6页 |
| ·研究现状 | 第6-9页 |
| ·"V在X"格式研究 | 第6-8页 |
| ·"V就V在X"格式研究 | 第8-9页 |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 ·语料来源 | 第9-10页 |
| 第一章 "A在X"格式的构成 | 第10-22页 |
| ·"A在X"格式构成 | 第10-12页 |
| ·"A在X"格式中的形容词 | 第12-16页 |
| ·"A"的兼类问题 | 第13-14页 |
| ·"A"的性质 | 第14-16页 |
| ·"A在X"格式中"X"的性质 | 第16-19页 |
| ·"X"为体词或体词性短语 | 第16-17页 |
| ·"X"为方位短语 | 第17-18页 |
| ·"X"为谓词性短语 | 第18页 |
| ·"X"为小句 | 第18-19页 |
| ·"A在X"格式的前现成分 | 第19-20页 |
| ·名词或名词短语+A在X | 第19页 |
| ·动词或动词短语+A在X | 第19-20页 |
| ·副词+A在X | 第20页 |
| ·A或含A的短语+副词+A在X | 第20页 |
| ·"A在"和"X"之间的"了" | 第20-21页 |
| ·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A在X"格式的句法功能 | 第22-30页 |
| ·"A在X"格式作谓语 | 第22-27页 |
| ·"A在X"格式中性质形容词作谓语的标记性 | 第22-23页 |
| ·"A在X"作谓语的限制条件 | 第23-27页 |
| ·"A在X"格式作定语 | 第27-28页 |
| ·充当复句的分句 | 第28-29页 |
| ·单独成句 | 第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A在X"格式的语义分析 | 第30-39页 |
| ·"A在X"格式中"A"与"X"的语义特点 | 第30-37页 |
| ·"A在X"格式中"A"的语义特点 | 第30-34页 |
| ·"A在X"格式中"X"的语义特点 | 第34-37页 |
| ·"A在X"格式的格式义 | 第37-38页 |
| ·评价意义 | 第37页 |
| ·呈现意义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A在X"格式的语用功能 | 第39-48页 |
| ·"A在X"格式的语用功能 | 第39-43页 |
| ·表达主观性 | 第39-40页 |
| ·凸显焦点 | 第40-41页 |
| ·篇章衔接功能 | 第41-43页 |
| ·"A在X"格式与"A就A在X"格式语用功能比较 | 第43-47页 |
| ·"A就A在X"格式 | 第43-45页 |
| ·"A在X"与"A就A在X"语用功能比较 | 第45-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