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 第1-233页 |
一.义项分离程序原稿 | 第2-5页 |
二.麦耘分类 | 第5-12页 |
三.江荻分类 | 第12-14页 |
四.郑张尚芳分类 | 第14-22页 |
五.汉语方言词汇调查表义类大纲 | 第22-24页 |
六.普林斯顿分类 | 第24-31页 |
七.义项分类系统 | 第31-233页 |
后记 | 第233-236页 |
中文摘要 | 第236-237页 |
Abstract | 第237-239页 |
前言 | 第239-242页 |
一.汉语方言田野调查用义项系统研究的意义以及必要性 | 第239-240页 |
二.研究背景 | 第240-242页 |
第一章 关于义项系统的几点说明 | 第242-253页 |
一.田野调查用语义系统的研究对象名称和收取范围 | 第242-245页 |
二.义项系统的研究宗旨及分类基础 | 第245-248页 |
三.义项系统的结构说明 | 第248-250页 |
四.义项系统的内在要求 | 第250-253页 |
第二章 汉语方言田野调查用义项系统开发流程 | 第253-282页 |
一.义项的提取 | 第253-265页 |
(一)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义项提取流程(以《西安方言大词典》为例) | 第254-262页 |
(二) 各词表的义项提取流程 | 第262-265页 |
二.义项分类 | 第265-280页 |
(一) 现有分类体系评述 | 第265-268页 |
(二) 分类体系之我见 | 第268-269页 |
(三) 分类过程详解 | 第269-279页 |
(四) 义项填充 | 第279-280页 |
三.义项编码 | 第280-282页 |
结语 | 第282-284页 |
一.贡献 | 第282页 |
二.不足 | 第282-283页 |
三.前景与展望 | 第283-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284-2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