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基于非正式群体视角的企业基层员工安全行为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7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1.3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22页
        1.2.1 员工安全行为研究综述第14-18页
        1.2.2 群体对个体行为影响的研究综述第18-20页
        1.2.3 非正式群体对个体行为影响的研究综述第20-21页
        1.2.4 研究述评第21-22页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第22-26页
        1.3.1 研究思路第22-23页
        1.3.2 研究内容第23-25页
        1.3.3 研究方法第25-26页
    1.4 研究创新点第26-27页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第27-38页
    2.1 概念界定第27-29页
        2.1.1 基层员工第27页
        2.1.2 基层员工非正式群体第27-28页
        2.1.3 基层员工安全行为第28-29页
    2.2 理论基础第29-33页
        2.2.1 人际关系理论第29-30页
        2.2.2 场论第30-31页
        2.2.3 团队成员交换理论第31-32页
        2.2.4 社会学习理论第32-33页
    2.3 企业基层员工非正式群体特性第33-38页
        2.3.1 企业基层员工非正式群体成因第33-34页
        2.3.2 企业基层员工非正式群体特征第34-37页
        2.3.3 企业基层员工非正式群体作用第37-38页
第3章 非正式群体因素对基层员工安全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第38-58页
    3.1 非正式群体因素识别的理论分析第38-43页
        3.1.1 非正式群体因素识别过程第38-39页
        3.1.2 宏观因素识别第39-41页
        3.1.3 微观因素识别第41-43页
    3.2 非正式群体因素识别的调研分析第43-49页
        3.2.1 调研目的和调研对象第44-45页
        3.2.2 调研方法第45页
        3.2.3 调研内容第45-46页
        3.2.4 调研结果第46-49页
    3.3 非正式群体因素确认第49-50页
    3.4 非正式群体因素与基层员工安全行为的关系假设第50-56页
        3.4.1 非正式群体力场与员工安全行为和工友角色外安全行为关系假设第50-54页
        3.4.2 工友角色外安全行为与员工安全行为关系假设第54页
        3.4.3 工友示范作用与员工安全行为关系假设第54-55页
        3.4.4 群体压力的调节效应假设第55-56页
    3.5 非正式群体因素对员工安全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第56-57页
    3.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非正式群体因素及基层员工安全行为量表设计第58-72页
    4.1 问卷构成第58页
    4.2 量表设计第58-63页
        4.2.1 非正式群体力场量表设计第58-61页
        4.2.2 工友角色外安全行为量表设计第61页
        4.2.3 工友示范作用量表设计第61-62页
        4.2.4 员工安全行为量表设计第62-63页
    4.3 预调研与正式量表形成第63-71页
        4.3.1 预调研数据收集第63-64页
        4.3.2 预调研项目分析第64-66页
        4.3.3 预调研探索性因子分析第66-70页
        4.3.4 正式量表形成第70-71页
    4.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5章 非正式群体因素对基层员工安全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第72-89页
    5.1 正式调研数据收集和样本描述第72-75页
        5.1.1 正式调研数据收集第72页
        5.1.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第72-75页
    5.2 量表的信度分析第75-76页
    5.3 量表的效度分析第76-83页
        5.3.1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76-79页
        5.3.2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79-83页
    5.4 结构方程全模型检验第83-86页
        5.4.1 拟合优度检验第83页
        5.4.2 基本模型假设检验结果第83-85页
        5.4.3 群体压力的调节效应检验第85-86页
    5.5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第86-88页
    5.6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6章 基于非正式群体视角提升基层员工安全行为的对策建议第89-93页
    6.1 合理引导与规范基层员工非正式群体第89-90页
    6.2 提升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感染力第90-91页
    6.3 激励员工实施角色外安全行为第91-92页
    6.4 弱化群体压力并及时消除不良示范作用第92-93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93-95页
    7.1 研究结论第93-94页
    7.2 研究展望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7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附录第109-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以W公司为例
下一篇:薪酬粘性对企业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政府补助与市场竞争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