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原料及添加剂论文--食品原料论文

壳寡糖对机体维生素A和B2吸收代谢的影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词表第9-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21页
        1.2.1 壳寡糖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2 维生素A吸收代谢及生理功能第15-17页
        1.2.3 维生素A缺乏症及影响因素第17-19页
        1.2.4 维生素B_2吸收代谢及生理功能第19-21页
        1.2.5 维生素B_2缺乏症及影响因素第21页
    1.3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1-24页
        1.3.1 研究目的第21-22页
        1.3.2 主要内容第22-23页
        1.3.3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2章 壳寡糖对机体维生素A代谢的影响第24-44页
    2.1 前言第24页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4-26页
        2.2.1 实验动物第24页
        2.2.2 实验材料第24-25页
        2.2.3 主要仪器设备第25-26页
    2.3 实验方法第26-34页
        2.3.1 原料表征第26页
        2.3.2 实验设计与饲养管理第26页
        2.3.3 标本采集和准备第26-27页
        2.3.4 血清维生素A、RBP4含量的测定第27-28页
        2.3.5 组织维生素A、RBP4含量的测定第28页
        2.3.6 肝微粒体的制备、微粒体蛋白和CYP450含量的测定第28-29页
        2.3.7 Real-time PCR检测组织维生素A代谢通路基因的表达水平第29-31页
        2.3.8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组织维生素A代谢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第31-34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4-43页
        2.4.1 壳寡糖的测定第34-35页
        2.4.2 壳寡糖对小鼠体态特征、体重及脏器系数的影响第35-36页
        2.4.3 壳寡糖对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及RBP4含量的影响第36-37页
        2.4.4 壳寡糖对肝脏中维生素A含量及RBP4含量的影响第37页
        2.4.5 壳寡糖对小鼠肝微粒体总蛋白和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第37-38页
        2.4.6 壳寡糖对小鼠组织中代谢通路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第38-41页
        2.4.7 壳寡糖对小鼠组织中代谢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第41-43页
    2.5 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壳寡糖对机体维生素B_2吸收的影响第44-61页
    3.1 前言第44页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4-46页
        3.2.1 实验动物第44页
        3.2.2 实验材料第44-45页
        3.2.3 实验仪器第45-46页
    3.3 实验方法第46-51页
        3.3.1 实验设计与饲养管理第46页
        3.3.2 标本采集和准备第46页
        3.3.3 血清维生素B_2及其衍生物含量的测定第46-48页
        3.3.4 组织维生素B_2及其衍生物含量的测定第48页
        3.3.5 组织核黄素激酶、FAD合成酶含量及酶活的测定第48-49页
        3.3.6 Real-time PCR检测组织维生素B_2吸收通路基因的表达水平第49-50页
        3.3.7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组织维生素B_2吸收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第50页
        3.3.8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组织维生素B_2吸收通路蛋白的表达第50-51页
        3.3.9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51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1-59页
        3.4.1 壳寡糖对小鼠血清维生素B_2及其衍生物含量的影响第51-52页
        3.4.2 壳寡糖对小鼠组织维生素B_2及其衍生物含量的影响第52-54页
        3.4.3 壳寡糖对组织核黄素激酶、FAD合成酶酶活及其含量的影响第54-55页
        3.4.4 壳寡糖对维生素B_2吸收通路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第55-58页
        3.4.5 壳寡糖对维生素B_2吸收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第58-59页
    3.5 小结第59-61页
第4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4.1 结论第61-62页
    4.2 创新点第62页
    4.3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和黄曲霉毒素M1高灵敏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Cu2O/TiO2异质结原位产生H2O2的性能及在除藻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