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北方话(官话方言)论文--北方方言(华北官话)论文

巩义(芝田)方言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巩义市地理位置、人口和历史沿革第9-11页
    1.2 巩义方言归属及内部差异第11-13页
        1.2.1 巩义方言的归属第11-12页
        1.2.2 巩义方言的内部差异第12页
        1.2.3 巩义(芝田)方言的新老差异第12-13页
    1.3 巩义方言的研究现状、方法及意义第13-15页
        1.3.1 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页
        1.3.3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4 调查点和发音合作人第15-16页
        1.4.1 调查点第15页
        1.4.2 发音合作人第15页
        1.4.3 记音符号说明第15-16页
第二章 巩义(芝田)方言声韵调第16-31页
    2.1 声母(24 个,包含零声母)第16页
    2.2 韵母(39 个,不含儿化韵)第16-17页
    2.3 声调(4 个,不含轻声)第17-18页
    2.4 巩义(芝田)方言的声韵调配合表第18-31页
第三章 巩义(芝田)方言同音字汇第31-49页
第四章 巩义(芝田)方言语流音变第49-57页
    4.1 连读变调第49-52页
        4.1.1 非重叠式两字组连调模式第49-52页
        4.1.2 重叠式两字组连调模式第52页
    4.2 轻声第52-54页
        4.2.1 轻声的调值第52-53页
        4.2.2 巩义(芝田)方言读轻声的情况第53-54页
    4.3 合音第54-57页
        4.3.1 儿化第54-55页
        4.3.2 其他合音第55-57页
第五章 巩义(芝田)方言与中古音的比较第57-80页
    5.1 声母系统的比较第57-63页
        5.1.1 古今声母比较表第57-62页
        5.1.2 古今声母比较特点第62-63页
    5.2 韵母系统的比较第63-74页
        5.2.1 古今韵母比较表第63-73页
        5.2.2 古今韵母比较特点第73-74页
    5.3 声调系统的比较第74-80页
        5.3.1 古今声调比较表第74-79页
        5.3.2 古今声调比较特点第79-80页
第六章 巩义(芝田)方言与周边方言的比较第80-88页
    6.1 古微母和疑影云母合口字今声母比较第80-81页
    6.2 古精清从心邪与见溪群晓匣母字今缝细音声母比较第81-82页
    6.3 古精组、知庄章组字今声母比较第82-84页
    6.4 古遇摄三等字今韵母比较第84-85页
    6.5 古宕摄开口三等精见系、江摄开口二等见系入声字今韵母比较第85-86页
    6.6 古曾摄开口一等、梗摄开口二等入声字今韵母比较第86-87页
    6.7 古蟹摄、止摄合口三等非敷奉母字今韵母比较第87-88页
结语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1-92页
致谢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分级读物《中文天天读》与《汉语风》词汇编写的对比分析
下一篇:针对TSC汉语口语考试“看图说话”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