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6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 第17-19页 |
一、研究缘起和目的 | 第17-18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一、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二、前人的相关研究 | 第21-23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美国中文语言社区 | 第26-36页 |
第一节 社区(community)标准的定义和要求 | 第26-28页 |
一、社区标准的定义 | 第26-27页 |
二、社区标准实现的要求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社区(community)标准的实现形式 | 第28-31页 |
一、华人社区文化活动 | 第29-30页 |
二、华人社区语言交流活动 | 第30页 |
三、华人社区任务型交际活动 | 第30-31页 |
第三节 社区(community)标准难以实现 | 第31-36页 |
一、华人社区的地理分布 | 第32-33页 |
二、华人社区的通行语言 | 第33-34页 |
三、华人社区的受众群体 | 第34-35页 |
四、华人社区的社会构成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自媒体与虚拟中文语言社区的建立 | 第36-48页 |
第一节 自媒体定义 | 第36-37页 |
第二节 自媒体特点 | 第37-40页 |
一、平民化、个性化 | 第37-38页 |
二、低门槛、易操作 | 第38页 |
三、交互强、传播快 | 第38-39页 |
四、良莠不齐、可信度低 | 第39-40页 |
五、相关法律不规范 | 第40页 |
第三节 自媒体表现渠道 | 第40-42页 |
一、论坛、博客 | 第40-41页 |
二、播客、视频网站 | 第41-42页 |
三、个人门户类网站 | 第42页 |
第四节 自媒体不同表现渠道与虚拟中文语言社区的建立 | 第42-48页 |
一、论坛、博客类自媒体与虚拟中文语言社区的建立 | 第42-44页 |
二、播客、视频网站类自媒体与虚拟中文语言社区的建立 | 第44-46页 |
三、个人门户类网站类自媒体与虚拟中文语言社区的建立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利用自媒体建立虚拟中文语言社区的实际案例 | 第48-62页 |
第一节 Facebook中文学习小组 | 第48-56页 |
一、为什么选择Facebook | 第48-50页 |
二、具体操作 | 第50-56页 |
第二节 存在问题 | 第56-60页 |
第三节 解决方法及前景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