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任务简介 | 第10-12页 |
(一)任务背景 | 第10页 |
(二)任务内容 | 第10-11页 |
(三)任务意义 | 第11-12页 |
二、任务过程 | 第12-16页 |
(一)同声传译译前准备阶段 | 第12-13页 |
1.背景资料准备 | 第12页 |
2.术语表的制定 | 第12-13页 |
(二)同声传译译中阶段 | 第13-14页 |
(三)同声传译译后反思阶段 | 第14-16页 |
1.译后文本整理 | 第14页 |
2.口译实践反思 | 第14-16页 |
三、汉英同声传译案例分析与对策 | 第16-32页 |
(一)影响同传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因素 | 第16-19页 |
1.指代模糊 | 第16-17页 |
2.逻辑不通 | 第17-19页 |
3.成分冗余 | 第19页 |
(二)释意理论视角下同声传译中语篇不连贯的解决策略 | 第19-32页 |
1.指代模糊问题的解决策略 | 第20-24页 |
1.1 明确原语指代 | 第20-22页 |
1.2 主动被动转换 | 第22-24页 |
2.逻辑不通问题的解决策略 | 第24-27页 |
2.1 显化逻辑关系 | 第24-25页 |
2.2 增补隐含信息 | 第25-27页 |
3.成分冗余问题的解决策略 | 第27-32页 |
3.1 省译次要信息 | 第27-29页 |
3.2 整合原语信息 | 第29-32页 |
四、口译实践总结 | 第32-35页 |
(一)释意理论对口译的指导作用 | 第32页 |
(二)口译实践的价值与收获 | 第32-33页 |
(三)口译实践的局限与不足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附录一 | 第38-88页 |
附录二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