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材论文--算术、计算论文

中班儿童数字估计能力发展特点及干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11-13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3-29页
    1 数字估计表征的理论模式第14-17页
        1.1 对数尺模式(the logarithm-ruler model)第14-15页
        1.2 线性尺模式(the linear-ruler model)第15页
        1.3 积聚者模式(the accumulator model)第15-16页
        1.4 多重表征假说(the representations hypothesis)第16页
        1.5 分段线性模式(the segmented linear model)第16-17页
    2 数字估计的发展特点与策略运用第17-22页
        2.1 估计模式的发展第17-20页
        2.2 估计准确性的发展第20-21页
        2.3 估计策略第21-22页
    3 相关干预研究第22-27页
        3.1 估计训练第23-25页
        3.2 数字分类训练第25-26页
        3.3 数字棋游戏第26-27页
    4 已有研究的局限第27-29页
        4.1 缺乏4~5岁低龄幼儿数字线估计发展的研究第27-28页
        4.2 亟待加强对我国儿童数字线估计能力的干预研究第28页
        4.3 鲜有儿童数字线估计策略的研究第28-29页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29-31页
    1 问题提出第29页
    2 研究意义第29-31页
        2.1 理论意义第29页
        2.2 实践意义第29-31页
第三部分 研究Ⅰ第31-38页
    1 研究问题第31页
    2 研究设计第31-33页
        2.1 研究形象第31页
        2.2 研究方法与工具第31-32页
        2.3 测查程序第32-33页
        2.4 数据处理第33页
    3 研究结果第33-38页
        3.1 估计准确性第33-35页
            3.1.1 估计准确性第33-35页
        3.2 估计模式第35-36页
            3.2.1 群体层面的估计倾向性第35-36页
            3.2.2 个体层面上的估计倾向性第36页
        3.3 估计策略第36-38页
第四部分 研究Ⅱ第38-45页
    1 研究问题第38页
    2 研究设计第38-40页
        2.1 研究对象第38-39页
        2.2 研究方法与工具第39页
        2.3 实验程序第39-40页
        2.4 数据处理第40页
    3 研究结果第40-45页
        3.1 估计准确性第40-41页
            3.1.1 前测估计准确性第40页
            3.1.2 后测估计准确性第40-41页
            3.1.3 估计准确性的前后测比较第41页
        3.2 估计模式第41-45页
第五部分 讨论第45-52页
    1 中班幼儿0~10数字线的估计特点第45-46页
        1.1 估计准确性第45页
        1.2 估计模式第45-46页
        1.3 估计策略第46页
    2 实验前后干预效果对比第46-50页
        2.1 估计准确性第47页
        2.2 估计模式第47-48页
        2.3 数字棋游戏干预作用第48-50页
    3 教育建议第50-51页
        3.1 通过玩数字棋游戏来促进儿童数字估计能力的发展第50页
        3.2 成人与儿童共同参与数学活动第50页
        3.3 培养儿童数字估计的策略运用意识第50-51页
    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设想第51-52页
第六部分 研究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成视景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以体验活动为核心提升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