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9页 |
1.1.1 星星的孩子 | 第15页 |
1.1.2 我国自闭症现状及困境 | 第15-19页 |
1.2 国内外自闭症研究概述 | 第19-21页 |
1.2.1 国外自闭症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2.2 国内自闭症研究现状 | 第21页 |
1.3 研究构思 | 第21-22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教育研究新进展 | 第24-45页 |
2.1 自闭症儿童教育研究文献分析 | 第24-32页 |
2.1.1 研究文献的基本概况 | 第25-28页 |
2.1.2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教育文献的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2.1.3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教育文献的研究主题 | 第30-32页 |
2.2 自闭症谱系障碍概念、病因及诊断 | 第32-38页 |
2.2.1 自闭症谱系障碍相关概念 | 第32-34页 |
2.2.2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病理病因 | 第34-35页 |
2.2.3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 第35-38页 |
2.3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治疗 | 第38-41页 |
2.4 小结 | 第41-45页 |
第三章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教育游戏疗法 | 第45-57页 |
3.1 传统干预手段存在的问题 | 第45-47页 |
3.2 教育游戏相关概念 | 第47-49页 |
3.2.1 儿童游戏 | 第47-48页 |
3.2.2 游戏治疗 | 第48-49页 |
3.2.3 教育游戏治疗 | 第49页 |
3.3 教育游戏治疗理论 | 第49-52页 |
3.3.1 游戏治疗的主要学派 | 第49-50页 |
3.3.2 教育游戏理论基础 | 第50-52页 |
3.4 教育游戏治疗的实施 | 第52-55页 |
3.4.1 游戏治疗的实施进程 | 第52-54页 |
3.4.2 教育游戏治疗的实施原则 | 第54-55页 |
3.5 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及特征调查与分析 | 第57-68页 |
4.1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 | 第57-61页 |
4.1.1 对象选取及研究方法 | 第57-58页 |
4.1.2 实施程序及数据处理 | 第58-59页 |
4.1.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59-61页 |
4.2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日常行为特征 | 第61-67页 |
4.2.1 研究对象 | 第61-62页 |
4.2.2 研究方法 | 第62页 |
4.2.3 访谈资料及观察结果 | 第62-66页 |
4.2.4 分析与讨论 | 第66-67页 |
4.3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教育游戏干预模型构建 | 第68-79页 |
5.1 相关理论 | 第68-70页 |
5.2 教育游戏干预原则 | 第70-71页 |
5.3 教育游戏设计思路 | 第71-72页 |
5.4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育游戏干预模型 | 第72-78页 |
5.4.1 感知阶段儿童教育游戏干预模型 | 第73-74页 |
5.4.2 前运算阶段儿童教育游戏干预模型 | 第74-75页 |
5.4.3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教育游戏干预模型 | 第75-76页 |
5.4.4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教育游戏干预模型 | 第76-78页 |
5.5 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自闭症儿童教育游戏干预设计与分析 | 第79-93页 |
6.1 个案情况及相关工具 | 第79-81页 |
6.1.1 个案情况 | 第79-80页 |
6.1.2 相关工具 | 第80-81页 |
6.2 干预设计及实施 | 第81-88页 |
6.2.1 选取干预对象 | 第81-82页 |
6.2.2 选择教育游戏软件 | 第82页 |
6.2.3 教育游戏干预方案及实施 | 第82-88页 |
6.3 结果与评价 | 第88-90页 |
6.3.1 家长反馈及观察 | 第89页 |
6.3.2 ABC量表测评 | 第89-90页 |
6.4 小结 | 第90-9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3-95页 |
7.1 本文的特色与贡献 | 第93-94页 |
7.2 局限及后续研究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附录 | 第99-11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10-111页 |
后记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