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13页 |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2章 乌克兰本土七年级学习者的特性与须达到的汉语水平要求 | 第15-22页 |
2.1 学习者的年龄特性 | 第15-16页 |
2.2 学习者的母语环境与本土汉语教学环境 | 第16-17页 |
2.3 《乌克兰汉语教学通用大纲》对七年级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 | 第17-22页 |
2.3.1 《欧洲语言教学大纲》对于本土七年级汉语学习者的要求 | 第17-18页 |
2.3.2 《乌克兰汉语教学通用大纲》对七年级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 | 第18-19页 |
2.3.3 《乌克兰汉语教学通用大纲》对七年级学生的语言知识要求 | 第19-22页 |
第3章 乌克兰中学汉语教材的使用情况——以基辅东方语言学校年级为例 | 第22-37页 |
3.1 《中文课本》和《快乐汉语》的共性 | 第22-23页 |
3.1.1 针对性 | 第22页 |
3.1.2 系统性 | 第22页 |
3.1.3 科学性 | 第22-23页 |
3.1.4 趣味性 | 第23页 |
3.1.5 独创性 | 第23页 |
3.2 本土教材与通用教材的特性对比分析——《中文课本》与《快乐汉语》 | 第23-37页 |
3.2.1 《中文课本》与《快乐汉语》编写依据对比 | 第23-24页 |
3.2.2 《中文课本》与《快乐汉语》语音部分的对比 | 第24-25页 |
3.2.3 《快乐汉语》与《中文课本》词汇对比 | 第25-29页 |
3.2.4 《中文课本》与《快乐汉语》语法部分的对比 | 第29-31页 |
3.2.5 《中文课本》与《快乐汉语》课文的对比 | 第31-34页 |
3.2.6 《中文课本》与《快乐汉语》练习部分对比 | 第34-37页 |
第4章 课堂教学中教材运用的改良—主题式教学法 | 第37-41页 |
4.1 主题式教学法的相关概念 | 第37页 |
4.2 主题式教学法在乌克兰初级汉语课堂中应用的可行性 | 第37-41页 |
4.2.1 教材的匹配性 | 第37-38页 |
4.2.2 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 第38-41页 |
第5章 汉语通用教材与乌克兰本土教材存在的不足—以《快乐汉语》第三册与七年级《中文课本》为例 | 第41-46页 |
5.1 现阶段运用的汉语通用教材存在的不足——以《快乐汉语》第三册为例 | 第41-43页 |
5.2 乌克兰本土教材存在的问题——以七年级《中文课本》为例 | 第43-4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6-50页 |
6.1 语音部分 | 第46页 |
6.2 词汇部分 | 第46-47页 |
6.3 语法部分 | 第47-48页 |
6.4 话题的选取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