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北方话(官话方言)论文--西北方言论文

内蒙古赤峰地区俗语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3页
    (一)研究意义第8-9页
    (二)俗语研究概述第9-13页
        1.汉语俗语研究第9-11页
        2.方言俗语研究第11-13页
        3.赤峰方言俗语研究第13页
    (三)语料来源及研究对象第13页
一、赤峰方言俗语的分类研究第13-39页
    (一)赤峰地区的谚语研究第13-21页
        1.谚语的结构类型第14-17页
        2.谚语的语义关系第17-19页
        3.谚语的修辞手法第19-21页
    (二)赤峰地区的歇后语研究第21-26页
        1.歇后语的结构特征第21-24页
        2.歇后语的语义特征第24-25页
        3.歇后语的修辞手法第25-26页
    (三)赤峰地区的俗成语研究第26-32页
        1.俗成语的结构特征第26-28页
        2.俗成语的语义特征第28-30页
        3.俗成语的语法功能第30-32页
    (四)赤峰地区的惯用语研究第32-39页
        1.惯用语的结构特征第32-35页
        2.惯用语的语义特征第35-37页
        3.惯用语的语法功能第37-39页
二、赤峰方言俗语的来源探究第39-43页
    (一)赤峰人民群众.头创造出来的方言俗语第39-40页
        1.带有赤峰方言词语的俗语第39-40页
        2.根据赤峰地名的特点创造出来的俗语第40页
        3.根据赤峰地区特有的事物创造出来的俗语第40页
    (二)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俗语第40-41页
    (三)来源于其他方言的俗语第41-43页
三、赤峰俗语与赤峰文化第43-67页
    (一)俗语与文化的关系第43-44页
    (二)赤峰俗语反映的物质文化第44-50页
        1.赤峰俗语反映的饮食文化第45-47页
        2.赤峰俗语反映的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活经验第47-50页
    (三)赤峰俗语反映的制度、行为文化第50-54页
        1.赤峰俗语反映的风俗习惯第50-53页
        2.赤峰俗语反映的人际关系第53-54页
    (四)赤峰俗语反映的精神文化第54-67页
        1.赤峰俗语反映的审美情趣第54-56页
        2.赤峰俗语反映的思维方式第56-61页
        3.赤峰俗语反映的宗教信仰第61-63页
        4.赤峰俗语反映的禁忌文化第63-65页
        5.赤峰俗语反映赤峰的历史传说第65-67页
结语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实践应用--以巴彦淖尔市第二中学为例
下一篇:对蒙古国留学生汉语教学视野下的现代汉语“有”字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