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9-11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 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三、本课题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第二章 “最近发展区”相关理论概述 | 第11-15页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1-12页 |
二、核心内涵 | 第12-13页 |
(一) “最近发展区”是一个文化历史概念 | 第12-13页 |
(二) “最近发展区”在现实中因人而异并且是动态变化的 | 第13页 |
三、“最近发展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 第13-15页 |
(一) 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 第13-14页 |
(二) 教学的出发点是“最近发展区” | 第14页 |
(三) 教学活动要把握“教学最佳期” | 第14-15页 |
第三章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 第15-37页 |
一、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一) 历史课程的“永恒教育价值”在实践中被弱化 | 第15-16页 |
(二) 陈旧的历史教学观念没有彻底转变 | 第16页 |
(三) 不能正确科学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 | 第16-17页 |
二、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完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 第17-25页 |
(一) 掌握学情准确制定教学目标 | 第17-20页 |
(二) 课堂导入环节的运用 | 第20-21页 |
(三) 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运用 | 第21-22页 |
(四) 课程反馈、作业及指导中的运用 | 第22页 |
(五)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学问题设计 | 第22-25页 |
三、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实施高中历史教学评价 | 第25-27页 |
(一) 重视发展性评价 | 第25-26页 |
(二) 关注动态性评价 | 第26-27页 |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与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选择 | 第27-37页 |
(一) 分层教学 | 第27-31页 |
(二) 支架教学 | 第31-33页 |
(三) 情境教学 | 第33-35页 |
(四) 合作教学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反思 | 第37-42页 |
一、“最近发展区”应作为一种理念运用于教学 | 第37-38页 |
二、准确界定“发展”内涵 | 第38-39页 |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存在的不足 | 第39-42页 |
(一)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不能准确界定 | 第39-40页 |
(二)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教学方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