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问题意识培养探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2、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理论意义 | 第13页 |
2、现实意义 | 第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13-14页 |
一、历史问题意识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14-17页 |
(一)历史问题意识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1、问题意识 | 第14页 |
2、历史问题意识 | 第14-15页 |
(二)问题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1、认知学习理论 | 第15页 |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5页 |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5-17页 |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 第17-21页 |
(一)教学目标的要求 | 第17-18页 |
1、巩固知识基础上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 第17页 |
2、感知历史过程中形成历史思维能力 | 第17-18页 |
3、探究历史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 第18页 |
(二)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 | 第18-20页 |
1、提升学生史料解读能力 | 第18-19页 |
2、加强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 第19-20页 |
(三)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 | 第20-21页 |
1、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 第20页 |
2、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 第20-21页 |
三、高中生历史问题意识培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1-31页 |
(一)教学改革的实施流于形式 | 第21-23页 |
1、提问环节过于表象 | 第21-22页 |
2、教学依旧拘泥教材 | 第22-23页 |
(二)学生的历史学习较为被动 | 第23-25页 |
1、学生抵触教师提问 | 第24页 |
2、学生缺乏独立思考 | 第24-25页 |
(三)学生历史素养不足 | 第25-26页 |
1、史料理解能力较弱 | 第25-26页 |
2、历史时空观念淡薄 | 第26页 |
(四)高中生历史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 | 第26-31页 |
1、教师专业素养不足 | 第26-27页 |
2、学生的历史学习趋于“机械化” | 第27-29页 |
3、教师忽视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 | 第29-31页 |
四、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策略 | 第31-37页 |
(一)教师提升专业素养 | 第31-32页 |
1、拓展专业知识 | 第31页 |
2、坚持教学反思 | 第31-32页 |
(二)转变教学方式 | 第32-33页 |
1、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 第32页 |
2、鼓励学生探究学习 | 第32-33页 |
(三)合理设置教学问题 | 第33-35页 |
1、问题的设置应难度适中 | 第33-34页 |
2、问题的设置应具启发性 | 第34页 |
3、问题的设置应具探究性 | 第34-35页 |
(四)提升学生历史素养 | 第35-37页 |
1、加强史料探究教学 | 第35页 |
2、强化历史时空观念 | 第35-37页 |
结束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一 | 第40-50页 |
附录二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