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2.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一、“神入”教学法的概述 | 第14-19页 |
(一)“神入”教学法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神入”教学法的特征 | 第15-17页 |
1.想象性 | 第15-16页 |
2.参与性 | 第16页 |
3.情感性 | 第16-17页 |
(三)“神入”教学法运用的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1.建构主义理论 | 第17页 |
2.人本主义理论 | 第17-18页 |
3.发现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神入”教学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 第19-23页 |
(一)运用历史“神入”教学法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1.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9页 |
2.切合历史学科的特点 | 第19-20页 |
3.顺应初中生的心理特征 | 第20-21页 |
(二) 运用历史“神入”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 第21-23页 |
1.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 第21页 |
2.形成学生历史时空观念 | 第21-22页 |
3.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 第22-23页 |
三、历史“神入”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 第23-37页 |
(一) 历史“神入”教学法的操作流程 | 第23-25页 |
1.创设问题情境 | 第23页 |
2.搜集历史证据 | 第23-24页 |
3.分享研究成果 | 第24页 |
4.反馈教学评价 | 第24-25页 |
(二)历史“神入”教学法的具体形式 | 第25-27页 |
1.角色扮演 | 第25页 |
2.故事讲解 | 第25-26页 |
3.图像想象 | 第26页 |
4.史料解读 | 第26-27页 |
(三)历史“神入”教学法的案例设计 | 第27-37页 |
1.教学设计思路 | 第27页 |
2.教学设计方案 | 第27-36页 |
3.教学案例反思 | 第36-37页 |
四、历史“神入”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37-40页 |
(一)“神入”历史应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开发 | 第37-38页 |
(二)“神入”历史应重视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 | 第38页 |
(三) 正视历史“神入”教学法在实施中存在的争议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教育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