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心理脱离对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页
    1.4 研究框架第12-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4-25页
    2.1 情绪劳动第14-16页
        2.1.1 情绪劳动的概念第14页
        2.1.2 情绪劳动的维度第14-15页
        2.1.3 情绪劳动的相关变量第15-16页
    2.2 工作倦怠第16-19页
        2.2.1 工作倦怠的概念第16-17页
        2.2.2 工作倦怠的维度第17页
        2.2.3 工作倦怠的测量第17-18页
        2.2.4 工作倦怠的相关变量第18-19页
    2.3 心理脱离第19-22页
        2.3.1 心理脱离的概念第19-20页
        2.3.2 心理脱离的理论基础第20-21页
        2.3.3 心理脱离的测量第21页
        2.3.4 心理脱离的相关变量第21-22页
    2.4 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以及心理脱离的关系第22-25页
        2.4.1 情绪劳动和工作倦怠的关系第22-24页
        2.4.2 心理脱离和情绪劳动以及工作倦怠的关系第24-25页
第三章 实证模型与研究假设第25-30页
    3.1 实证模型第25页
    3.2 研究假设第25-29页
        3.2.1 情绪劳动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第26-28页
        3.2.2 心理脱离的调节作用第28-29页
    3.3 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研究设计第30-34页
    4.1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第30页
    4.2 研究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研究工具第30-33页
        4.2.1 情绪劳动测量第30-31页
        4.2.2 工作倦怠测量第31-32页
        4.2.3 心理脱离测量第32-33页
    4.3 数据处理方法第33-34页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第34-44页
    5.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4-35页
    5.2 变量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第35-36页
    5.3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36-38页
    5.4 假设检验第38-41页
        5.4.1 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检验第38-40页
        5.4.2 心理脱离的调节作用检验第40-41页
    5.5 结果分析第41-44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第44-47页
    6.1 研究结论第44-45页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第45-46页
    6.3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附录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PFS结构的生长策略研究--以二次函数概念教学为例
下一篇:需求分析理论在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福建省永安市某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