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14-16页 |
1.1.1 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 | 第14页 |
1.1.2 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 | 第14-15页 |
1.1.3 翻转课堂实践引发的新课题研究需求 | 第15-16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4 本文结构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翻转课堂与师生行为互动研究综述 | 第22-3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2-25页 |
2.1.1 翻转课堂 | 第22-24页 |
2.1.2 师生互动与师生行为 | 第24-25页 |
2.1.3 教学效果 | 第25页 |
2.2 翻转课堂研究综述 | 第25-29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7-29页 |
2.3 师生行为互动研究 | 第29-32页 |
2.3.1 课堂师生行为互动 | 第29-30页 |
2.3.2 师生行为互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翻转课堂师生行为互动案例研究 | 第32-46页 |
3.1 研究概述 | 第32页 |
3.2 翻转课堂师生行为互动案例分析 | 第32-40页 |
3.2.1 案例的选择 | 第32-33页 |
3.2.2 案例分析的方法工具 | 第33-35页 |
3.2.3 翻转课堂案例统计分析 | 第35-40页 |
3.3 云平台上师生行为互动情况 | 第40-43页 |
3.3.1 研究过程概述 | 第40-41页 |
3.3.2 数据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3.4 翻转课堂师生行为互动的特征分析 | 第43-46页 |
3.4.1 互动方式 | 第43-44页 |
3.4.2 互动内容 | 第44页 |
3.4.3 言语行为 | 第44-45页 |
3.4.4 非言语行为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翻转课堂师生行为互动及教学效果量表编制 | 第46-58页 |
4.1 量表编制 | 第46-52页 |
4.1.1 量表理论模型 | 第46-47页 |
4.1.2 教学效果相关变量定义 | 第47-48页 |
4.1.3 问卷结构设计 | 第48-49页 |
4.1.4 变量的操作题项设计 | 第49-52页 |
4.2 量表检验 | 第52-57页 |
4.2.1 测试问卷发放 | 第52-53页 |
4.2.2 问卷量表项目分析 | 第53-57页 |
4.3 结论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翻转课堂师生行为互动及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 | 第58-76页 |
5.1 研究设计 | 第58-59页 |
5.1.1 研究对象 | 第58页 |
5.1.2 研究方法及工具 | 第58页 |
5.1.3 研究实施过程 | 第58-59页 |
5.2 问卷有效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59-60页 |
5.3 效度与信度分析 | 第60-64页 |
5.3.1 问卷效度 | 第60-63页 |
5.3.2 问卷信度 | 第63-64页 |
5.4 研究结果分析 | 第64-72页 |
5.4.1 翻转课堂中师生行为互动情况分析 | 第64-66页 |
5.4.2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 第66-67页 |
5.4.3 翻转课堂中师生行为互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67-72页 |
5.5 讨论及小结 | 第72-76页 |
5.5.1 基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的讨论 | 第72-74页 |
5.5.2 对访谈结果的讨论 | 第74-76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6-8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6-77页 |
6.2 对翻转课堂师生行为互动的建议 | 第77-78页 |
6.3 论文的创新点、不足及展望 | 第78-80页 |
6.3.1 论文的创新点 | 第78-79页 |
6.3.2 论文研究中的不足 | 第79页 |
6.3.3 后期研究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附录一 | 第86-90页 |
附录二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