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论 | 第10-11页 |
1 现代公民素养的培养与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目标的确立 | 第11-33页 |
·现代公民素养培育与学校公民素养教育 | 第11-19页 |
·公民素养及现代性要求 | 第11-15页 |
·学生公民素养的特殊性 | 第15-18页 |
·学校公民素养教育——培育现代公民的基础工程 | 第18-19页 |
·学校公民素养教育培养目标确立与教育价值观演进的影响 | 第19-25页 |
·中外不同教育价值观的历史考察 | 第20-22页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教育价值观的逐步演进 | 第22-24页 |
·现代教育价值观对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的影响 | 第24-25页 |
·现代公民的培育与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目标的确立 | 第25-27页 |
·培育合格现代公民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 | 第25-26页 |
·合格现代公民的培育需要确立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目标 | 第26-27页 |
·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目标确立在学校公民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 第27-33页 |
·是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 第28页 |
·保证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的自觉性和目的性 | 第28-30页 |
·对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的过程起指导、调节、控制作用 | 第30-31页 |
·决定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的任务、内容、方法的选择和效果的评价 | 第31-33页 |
2 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目标内容构成及特点 | 第33-42页 |
·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目标的内容构成及时代内涵 | 第33-38页 |
·思想政治素养目标 | 第33-34页 |
·道德品质素养目标 | 第34-35页 |
·法纪素养目标 | 第35-36页 |
·科学文化素养目标 | 第36-37页 |
·心理素养目标 | 第37-38页 |
·其它综合素养目标 | 第38页 |
·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的目标特点 | 第38-42页 |
·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 | 第38-39页 |
·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 | 第39页 |
·具有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 | 第39-40页 |
·具有继承性和超越性 | 第40页 |
·具有完整性和层次性 | 第40-42页 |
3 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的任务 | 第42-52页 |
·学校公民素养教育任务确定的基本要求 | 第42-44页 |
·体现学校公民素养教育整体目标要求 | 第42页 |
·具有实践可行性 | 第42-43页 |
·具有引导性 | 第43页 |
·具有价值目的性 | 第43-44页 |
·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的基本任务 | 第44-52页 |
·逐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第44-45页 |
·逐步培养学生具有爱国意识与正确的民主法制观念 | 第45-46页 |
·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素养和自我教育的才能与习惯 | 第46-47页 |
·逐步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 | 第47页 |
·逐步培养学生自由思考和自主行动的能力 | 第47-48页 |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健全的个体心理品质 | 第48-49页 |
·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对国际事务的辨别分析能力 | 第49-50页 |
·逐步培养学生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和世界大家庭中合格的成员.. | 第50-52页 |
结束语:学生公民素养培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在学习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