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本文的选题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一、 动宾复合词的研究 | 第9-11页 |
二、 动词性成分转指的研究 | 第11-12页 |
三、 对《现代汉语词典》及名词释义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范围与具体操作步骤 | 第14-16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三、 研究范围 | 第14-15页 |
四、 具体操作步骤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动宾结构名词的收录 | 第16-24页 |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动宾结构名词的判定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动宾结构名词的语义分类 | 第17-24页 |
一、 表示自指的动宾结构名词 | 第18-19页 |
二、 表示转指的动宾结构名词 | 第19-24页 |
第二章 《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动宾结构名词释义语言的句法语义规则 | 第24-34页 |
第一节 词语对释 | 第24-27页 |
一、 动宾结构名词释义 | 第24-26页 |
二、 偏正结构名词释义 | 第26-27页 |
三、 联合结构名词释义 | 第27页 |
第二节 短语式释义 | 第27-30页 |
一、 简单的偏正短语释义 | 第28页 |
二、 复杂的偏正短语释义 | 第28-30页 |
第三节 语句式释义 | 第30-31页 |
第四节 释义指示语 | 第31-34页 |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动宾结构名词的语义特征和释义语言词汇运用规律 | 第34-46页 |
第一节 表示转指的动宾结构名词的释义语言词汇运用规律 | 第34-43页 |
一、 行为转指行为的施事类动宾结构名词的释义语言词汇运用规律 | 第34-37页 |
二、 为转指行为所依靠的工具类动宾结构名词的释义语言词汇运用规律 | 第37-40页 |
三、 行为转指行为的时间类动宾结构名词的释义语言词汇运用规律 | 第40-41页 |
四、 行为转指行为的受事类动宾结构名词的释义语言词汇运用规律 | 第41页 |
五、 行为转指行为的材料类动宾结构名词的释义语言词汇运用规律 | 第41-42页 |
六、 行为转指行为的当事类动宾结构名词的释义语言词汇运用规律 | 第42页 |
七、 行为转指行为的方位地点类动宾结构名词的释义语言词汇运用规律 | 第42-43页 |
八、 行为转指行为的方式类动宾结构名词的释义语言词汇运用规律 | 第43页 |
第二节 表示自指的动宾结构名词的释义语言词汇运用规律 | 第43-46页 |
一、 自指体育运动项目类动宾结构名词的释义语言词汇运用规律 | 第43-44页 |
二、 自指国画画法类动宾结构名词的释义语言词汇运用规律 | 第44-46页 |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和《现代汉语词典》(第 5 版)动宾结构名词释义比较 | 第46-52页 |
第一节 动宾结构名词释义所收词目和义项的变化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动宾结构名词释义语言的变化 | 第47-52页 |
一、 释义的完全替换 | 第47-48页 |
二、 释义的部分改动 | 第48-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