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绪论 | 第9-25页 |
| ·引言 | 第9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 ·空气动力汽车可行性分析 | 第12-14页 |
| ·压缩空气发动机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简介 | 第14-23页 |
| ·压缩空气发动机发展历史 | 第14-15页 |
| ·压缩空气发动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 ·本课题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 2 压缩空气发动机的过程能量分析 | 第25-32页 |
| ·压缩空气发动机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工作过程 | 第25-26页 |
| ·压缩空气发动机动力系统的能量损失分析 | 第26-27页 |
| ·节流减压系统损失能量讨论 | 第27-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3 减压能量回收系统原理 | 第32-39页 |
| ·减压能量回收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 第32页 |
| ·膨胀机的选择 | 第32-34页 |
| ·压气机的选择 | 第34-36页 |
| ·减压能量回收系统能量转换过程 | 第36页 |
| ·减压能量回收系统热力学变化过程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4 减压能量回收系统计算 | 第39-52页 |
| ·不采用能量回收系统时的能量计算 | 第39-46页 |
| ·不采用能量回收系统时的最大可用能计算 | 第39-40页 |
| ·气动发动机实际工作情况简介 | 第40-44页 |
| ·不采用能量回收系统时实际可输出能量计算 | 第44-46页 |
| ·采用能量回收系统时的能量计算及分析 | 第46-51页 |
| ·培尔顿膨胀机回收能量理论计算 | 第46-48页 |
| ·稳压腔气体混合计算 | 第48-49页 |
| ·采用能量回收系统的最大可用能计算 | 第49-50页 |
| ·采用能量回收系统时实际输出能量计算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5 压缩气体工作温度对于气动发动机的影响 | 第52-57页 |
| ·压缩气体工作温度对与气动发动机结构与输出能量的影响 | 第52-55页 |
| ·压缩气体等压升温消耗能量计算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