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中国研究型大学教授胜任力模型构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引言第9-20页
   ·问题提出第9-11页
     ·现实背景第10页
     ·研究对象界定第10-11页
     ·研究目的、价值与意义第11页
   ·文献综述第11-17页
     ·胜任力内涵研究第11-13页
     ·教师胜任力内涵研究第13-14页
     ·国外、国内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实证研究第14-17页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20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20页
2 研究型大学教授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理论与方法第20-28页
   ·胜任力理论第20-23页
     ·胜任力理论模型第20-21页
     ·胜任力建模方法第21-23页
   ·教师胜任力建模方法第23-25页
   ·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第25-28页
     ·研究型大学的界定第25-26页
     ·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内涵第26-28页
3 研究型大学教授胜任力量表及其测量维度的确认第28-45页
   ·调查问卷设计第28-32页
     ·量表来源与量表题项的修正过程第28-29页
     ·人口统计学分析第29-32页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第32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2-34页
   ·因子分析第34-45页
     ·信度分析第34页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34-40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40-44页
     ·效度分析第44-45页
4 研究型大学教授胜任力维度数据分析与结果第45-55页
   ·相关分析结果第45-50页
   ·回归分析结果第50-53页
     ·个人特征维度回归分析第50-51页
     ·科研能力维度回归分析第51页
     ·科研成果及转化维度回归分析第51-52页
     ·教学能力维度回归分析第52-53页
     ·参与管理维度回归分析第53页
   ·研究型大学教授胜任力维度数据分析结果第53-55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5-58页
   ·本文结论第55-56页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第56-58页
     ·本文的局限性第56-57页
     ·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A 教师问卷第62-65页
附录B 学生问卷第65-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M的高校创新实践活动评价体系研究
下一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