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北方话(官话方言)论文--江淮方言(下江官话)论文

泗洪方言六十年语音演变研究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6页
    第一节 泗洪概况第9页
    第二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一、选题依据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页
    第三节 研究综述第10-13页
        一、方言研究现状第10-12页
        二、本文的研究第12-13页
    第四节 研究材料及理论方法第13-15页
        一、研究材料第13-14页
        二、理论方法第14-15页
    第五节 记音符号使用说明第15-16页
第一章 泗洪方言音系第16-48页
    第一节 三十世纪五十年代音系第16-18页
        一、声母第16页
        二、韵母第16-17页
        三、声调第17-18页
    第二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音系第18-20页
        一、声母第18页
        二、韵母第18-19页
        三、声调第19-20页
    第三节 二十一世纪当下音系第20-40页
        一、声母第20页
        二、韵母第20-21页
        三、声调第21-22页
        四、同音字表第22-40页
    第四节 声韵拼合关系第40-47页
        一、声母与四呼拼合关系第40-41页
        二、声母与三类韵母拼合关系第41-47页
    第五节 小结第47-48页
第二章 泗洪方言的声母演变第48-56页
    第一节 帮非组声母的演变第48-49页
        一、帮组演变第48-49页
        二、非组演变第49页
    第二节 端系声母的演变第49-51页
        一、端组演变第49-50页
        二、精组演变第50-51页
    第三节 知系声母的演变第51-54页
        一、知组演变第51-52页
        二、庄组演变第52-53页
        三、章组演变第53页
        四、日母演变第53-54页
    第四节 见系声母的演变第54-56页
        一、见晓组演变第54-55页
        二、影疑组演变第55-56页
第三章 泗洪方言的韵母演变第56-70页
    第一节 阴声韵第56-62页
        一、果摄字的演变第56-57页
        二、假摄宇的演变第57页
        三、遇摄字的演变第57-58页
        四、蟹止摄字的演变第58-61页
        五、效摄字的演变第61页
        六、流摄字的演变第61-62页
    第二节 阳声韵第62-66页
        一、咸山摄阳声韵的演变第62-64页
        二、深臻曾梗摄阳声韵的演变第64-65页
        三、宕江摄阳声韵的演变第65-66页
        四、通摄阳声韵的演变第66页
    第三节 入声韵第66-70页
        一、咸山摄入声韵的演变第66-67页
        二、深臻曾梗摄入声韵的演变第67-68页
        三、宕江摄入声韵的演变第68-69页
        四、通摄入声韵的演变第69-70页
第四章 泗洪方言的声调演变第70-74页
    第一节 平、上、去声的演变第70页
        一、平声的演变第70页
        二、上声的演变第70页
        三、去声的演变第70页
    第二节 入声的演变第70-74页
        一、入声甲和入声乙第71-72页
        二、入声舒化第72页
        三、舒声促化第72-74页
第五章 泗洪方言语音的演变特征及原因第74-85页
    第一节 泗洪方言语音的演变特征第74-82页
        一、声母演变特征第74-77页
        二、韵母演变特征第77-82页
        三、声调演变特征第82页
    第二节 泗洪方言语音演变的原因第82-85页
        一、内部原因第82-83页
        二、外部原因第83-85页
第六章 结语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ATV模拟用InGaAs PIN光电探测器芯片研究
下一篇:高稳低相噪小型恒温晶体振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