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影响计算机学习结果的因素分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计算机经验、焦虑和自我效能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研究背景与目的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第11-12页
   ·理论基础——社会认知理论第12-14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研究综述第14-21页
   ·计算机经验第14-15页
     ·计算机经验的概念与测量第14页
     ·计算机经验研究小结与评价第14-15页
   ·计算机焦虑第15-17页
     ·计算机焦虑的概念与测量第15-17页
     ·计算机焦虑研究小结与评价第17页
   ·计算机自我效能第17-19页
     ·自我效能的提出与界定第17-18页
     ·计算机自我效能的概念与测量第18页
     ·计算机自我效能研究小结与评价第18-19页
   ·结构方程模型第19-21页
     ·结构方程模型的提出与发展第19页
     ·结构方程模型的优势与应用第19-21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第21-27页
   ·研究过程第21页
   ·被试选取第21-22页
   ·研究工具第22-24页
   ·资料统计方法第24-27页
     ·皮尔逊相关第24-25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25-26页
     ·因果模型分析第26-27页
第四章 统计分析与调查结果第27-75页
   ·初测调查结果概述第27页
   ·主测调查结果概述第27-28页
   ·计算机经验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第28-40页
     ·初始量表验证性因子模型研究第28-35页
     ·修正后量表验证性因子模型结果第35-40页
   ·计算机焦虑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第40-53页
     ·初始量表验证性因子模型研究第40-47页
     ·修改后量表验证性因子模型结果第47-53页
   ·计算机自我效能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第53-69页
     ·初始量表验证性因子模型研究第53-62页
     ·修改后量表验证性因子模型结果第62-69页
   ·计算机经验、焦虑、自我效能与学习结果因果模型分析第69-75页
     ·初始因果模型及假设第69-71页
     ·数据分析及修改后模型第71-72页
     ·计算机经验、焦虑、自我效能与学习结果的关系阐述第72-75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现实意义第75-80页
   ·研究的结论与讨论第75-77页
     ·计算机经验量表、焦虑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的科学性第75-76页
     ·计算机经验、焦虑、自我效能对学习结果的影响第76-77页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77-79页
     ·提供科学的研究工具,为后续研究做铺垫第77页
     ·有效地判别个体计算机经验、焦虑、自我效能水平高低第77页
     ·有效地提高个体计算机经验水平的措施第77-79页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第79-80页
附录第80-84页
注释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运用“同伴辅导”模式提高大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
下一篇: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学生数学个性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