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前言第9-10页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第10-15页
   ·学习理论第10-12页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10-11页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11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1-12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12页
   ·教学结构理论第12-14页
     ·“教师主导型”教学结构和“学生主体型”教学结构第13页
     ·新型的“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第13-14页
   ·现代教学理论和教育传播理论第14-15页
     ·现代教学理论第14页
     ·教育传播理论第14-15页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概述及研究方法第15-19页
   ·相关概念概述第15-16页
     ·信息技术的定义第15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第15-16页
   ·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历史与现状第16-17页
   ·国内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历史与现状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9页
     ·文献法和理论探讨法第17页
     ·个别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第17页
     ·教学实践法第17-19页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概述、原则和模式第19-28页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概述第19-21页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的优势第19页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出现的问题第19-21页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的原则第21-22页
     ·必要性原则第21页
     ·互补性原则第21页
     ·渐进性原则第21-22页
     ·整体性原则第22页
     ·创造性原则第22页
     ·平衡性原则第22页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的模式第22-28页
     ·物理知识讲授课整合的教学模式——“情境——探究”模式第23-24页
     ·实验课整合的教学模式——“探究——演示”模式第24页
     ·课外整合模式: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讨论”模式第24-28页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第28-42页
   ·思路和构想第28页
   ·准备第28-30页
     ·教学实践前的准备第29页
     ·教学条件的准备第29页
     ·学生情况准备第29-30页
   ·教学实践实施过程第30-31页
   ·数据及结果分析第31-34页
     ·数据的处理方法第31-32页
     ·学生成绩分析及评价第32-34页
   ·基于课堂教学整合模式的教学设计案例第34-42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基于“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第34-37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基于“探究——演示”教学模式第37-42页
结束语第42-43页
附录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后记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RS在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下一篇:新世纪中俄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以普通初中学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