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俄语论文

从叶赛宁诗歌的汉译看汉俄颜色词的对比--兼谈俄语颜色词的汉译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缘起第10页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第10-11页
    1.3 研究意义,目的第11-12页
    1.4 新意和价值第12-13页
    1.5 研究方法第13页
    1.6 研究现状第13-16页
第二章 叶赛宁诗歌中汉俄颜色词结构方式对比第16-34页
    2.1 汉语颜色词的构成方式第17-26页
        2.1.1 单纯颜色词第17-19页
        2.1.2 复合颜色词第19-26页
    2.2 俄语颜色词的构成方式第26-30页
        2.2.1 单纯颜色词第26-27页
        2.2.2 复合颜色词第27-30页
    小结: 汉俄颜色词的对比第30-34页
第三章 叶赛宁诗歌中汉俄颜色词意义对比第34-47页
    3.1 颜色词的基本义第34-35页
    3.2 颜色词的引申义第35-37页
        3.2.1 蓝色的引申义对比第35页
        3.2.2 白色的引申义对比第35-36页
        3.2.3 红色的引申义对比第36页
        3.2.4 黄色的引申义对比第36页
        3.2.5 黑色的引申义对比第36-37页
        3.2.6 绿色的文引申义对比第37页
    3.3 从叶赛宁诗歌汉译看汉俄颜色词意义特点第37-45页
        3.3.1 蓝色在叶赛宁诗歌中特殊的意义第38-39页
        3.3.2 白色在叶赛宁诗歌中特殊的意义第39-41页
        3.3.3 红色在叶赛宁诗歌中特殊的意义第41-42页
        3.3.4 黄色在叶赛宁诗歌中特殊的意义第42-43页
        3.3.5 黑色在叶赛宁诗歌中特殊的意义第43-44页
        3.3.6 绿色在叶赛宁诗歌中特殊的意义第44页
        3.3.7 其他颜色词在叶赛宁诗歌中特殊的意义第44-45页
    小结: 汉俄颜色词意义对比第45-47页
第四章 叶赛宁诗歌颜色词翻译的标准和策略第47-54页
    4.1 翻译的标准第47页
    4.2 翻译的策略第47-52页
        4.2.1 归化策略第48-50页
        4.2.2 异化策略第50-52页
    4.3 诗歌翻译不对等的原因第52页
    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结论第54-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通识课程设置研究
下一篇:商务英语承诺类双及物动词的搭配特征和语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