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材论文--语言、识字论文

绘本形态对中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论第11-24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二、文献综述第13-19页
        (一)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第13-15页
        (二)绘本形态的研究第15-17页
        (三)幼儿阅读理解能力与绘本形态关系的研究第17-18页
        (四)文献评价第18-19页
    三、研究意义第19-20页
        (一)理论意义第19-20页
        (二)实际意义第20页
    四、核心概念界定第20-24页
        (一)绘本第20-21页
        (二)绘本形态第21-22页
        (三)阅读理解能力第22-24页
第一章 绘本形态对幼儿阅读理解能力影响的研究设计与实施第24-31页
    一、研究设计第24-25页
        (一)研究目的第24页
        (二)研究思路第24页
        (三)研究假设第24页
        (四)研究方法第24-25页
    二、研究工具第25-27页
        (一)测查表的选择第25-26页
        (二)指导语的编制第26-27页
        (三)绘本形态的选择第27页
    三、研究实施过程第27-31页
        (一)实验方案第27-28页
        (二)研究中变量的控制第28页
        (三)阅读材料的选取第28页
        (四)施测过程第28-30页
        (五)数据的回收与分析第30-31页
第二章 绘本形态对幼儿阅读理解能力影响的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1-53页
    一、实验结果第31-36页
        (一)“绘本形态”对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显著第31-33页
        (二)“立体绘本”的使用对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优于“平面绘本”第33-35页
        (三)绘本形态对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第35-36页
    二、绘本形态对幼儿阅读理解能力产生不同效果的差异检验第36-44页
        (一)幼儿对绘本“基本信息”的认知受“绘本形态”的影响第36-39页
        (二)幼儿对绘本“情节”的认知受“绘本形态”的影响第39-41页
        (三)幼儿对绘本“主题”的理解受“绘本形态”的影响第41-44页
    三、绘本形态影响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验证性试验第44-46页
        (一)“绘本形态”对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显著第44-46页
        (二)“绘本形态”对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第46页
    四、实验结果讨论第46-53页
        (一)“立体绘本”的封面设计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第47-48页
        (二)“立体绘本”的艺术性促进幼儿对角色的认知第48-49页
        (三)“立体绘本”的构图促进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第49-52页
        (四)性别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第52-53页
第三章 结论与建议第53-62页
    一、结论第53-55页
        (一)“立体绘本”更能够促进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第53-54页
        (二)不同形态的绘本测验中幼儿对故事主题的理解能力最为稳定第54-55页
        (三)绘本形态对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第55页
    二、建议第55-61页
        (一)对幼儿园教师的建议第55-57页
        (二)对幼儿园的建议第57-59页
        (三)对幼儿读物机构的建议第59-61页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61-62页
        (一)扩大研究对象第61页
        (二)丰富研究内容第61页
        (三)调整研究工具第61页
        (四)转换研究方法第61-62页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附录A《绿野仙踪》立体版绘本第67页
附录B《爱丽丝梦游奇遇记》立体版绘本第67-68页
附录C 附录绘本阅读实验研究测查表第68-70页
附录D 观察记录表第70-71页
附录E 绘本《绿野仙踪》测查指导语第71-73页
附录F 绘本《爱丽丝漫游奇遇记》测查指导语第73-75页
附录G《绿野仙踪》排序第75页
附录H 《爱丽丝漫游奇景记》排序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现状调查研究--以贵州省M县为例
下一篇: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研究--以贵州省J县三所幼儿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