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人本主义教育观与中学历史教学探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6页
    一、选题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3-14页
    四、创新之处第14-16页
第一章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概述第16-24页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第16-20页
        (一)古希腊、罗马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第16-18页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中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第18页
        (三)启蒙思想时期伦理学中的人道主义教育思想第18-19页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第19-20页
    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第20-24页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教学观第20-21页
        (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师生观第21-22页
        (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评价观第22-24页
第二章 中学历史教学践行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必要性第24-30页
    一、新课改核心理念的内在要求第24-27页
        (一)培养目标第24-25页
        (二)课程结构第25-26页
        (三)课程实施第26-27页
        (四)课程评价第27页
    二、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必然要求第27-28页
    三、中学历史教学自身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第28-30页
第三章 人本主义教育观与中学生认知发展第30-38页
    一、人本主义教育观与中学生感知能力发展的特点第30-31页
        (一)中学生感知能力的特点第30-31页
        (二)中学生感知能力与人本主义历史教学第31页
    二、人本主义教育观与中学生记忆能力发展的特点第31-33页
        (一)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第31-33页
        (二)中学生记忆能力与人本主义历史教学第33页
    三、中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与中学历史学习第33-35页
        (一)中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第33-34页
        (二)中学生思维能力与人本主义历史教学第34-35页
    四、中学生想象能力发展的特点与中学历史学习第35-38页
        (一)中学生想象能力的特点第35页
        (二)中学生想象能力与人本主义历史教学第35-38页
第四章 人本主义教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第38-44页
    一、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由课堂走向生活第38-39页
        (一)掌握学生兴趣,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第38-39页
        (二)挖掘乡土历史教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第39页
    二、发现学生个体差异,促进个性化教学第39-41页
        (一)结合学生想象力特点,创设趣味性课堂第40页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差异教学第40-41页
    三、转变传统教学与学习方式,创建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第41-43页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设探究课堂氛围第41-42页
        (二)做好问题设计,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第42-43页
    四、健全历史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43-44页
结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关袁世凯的研究
下一篇: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