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国际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 | 第8页 |
1.1.2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 第8页 |
1.1.3 促进认知能力发展的需要 | 第8-9页 |
1.1.4 发展地理学科素养的基础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3 相关研究启示 | 第12页 |
1.3 研究构想 | 第12-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4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5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 | 第16-21页 |
2.1 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2.1.1 归纳推理的内涵 | 第16页 |
2.1.2 归纳推理的分类 | 第16-18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发现学习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归纳推理能力在高中地理中的呈现和要求 | 第21-28页 |
3.1 归纳推理能力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呈现 | 第21-24页 |
3.1.1 归纳推理能力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部分的呈现 | 第21页 |
3.1.2 归纳推理能力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部分的呈现 | 第21-24页 |
3.2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对归纳推理能力的要求 | 第24-28页 |
3.2.1 地理概念对归纳推理能力的要求 | 第24-25页 |
3.2.2 地理特征对归纳推理能力的要求 | 第25页 |
3.2.3 地理规律和原理对归纳推理能力的要求 | 第25-26页 |
3.2.4 地理成因对归纳推理能力的要求 | 第26-28页 |
第4章 学生归纳推理能力水平及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8-35页 |
4.1 问卷调查目的 | 第28页 |
4.2 问卷调查内容 | 第28页 |
4.3 问卷调查对象 | 第28页 |
4.4 问卷调查实施 | 第28-31页 |
4.4.1 学生问卷调查实施 | 第28-31页 |
4.4.2 教师问卷调查实施 | 第31页 |
4.5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31-35页 |
4.5.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4.5.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第5章 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教学设计环节与原则 | 第35-40页 |
5.1 基本环节 | 第35-37页 |
5.1.1 明确归纳推理目标 | 第35-36页 |
5.1.2 创设归纳推理情境 | 第36页 |
5.1.3 厘清归纳推理思路 | 第36页 |
5.1.4 调节归纳推理难度 | 第36-37页 |
5.1.5 形成归纳推理结论 | 第37页 |
5.2 基本原则 | 第37-40页 |
5.2.1 归纳推理实施的主体性 | 第37-38页 |
5.2.2 归纳推理内容的针对性 | 第38页 |
5.2.3 归纳推理材料的适切性 | 第38页 |
5.2.4 归纳推理方法的科学性 | 第38-39页 |
5.2.5 归纳推理难度的进阶性 | 第39-40页 |
第6章 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教学设计案例及实践 | 第40-51页 |
6.1 教学设计案例 | 第40-50页 |
6.1.1 地理概念类 | 第40-41页 |
6.1.2 地理特征类 | 第41-44页 |
6.1.3 地理规律和原理类 | 第44-48页 |
6.1.4 地理成因类 | 第48-50页 |
6.2 教学实证研究 | 第50-5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7.1 结论与创新 | 第51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60页 |
附录1 | 第52-55页 |
附录2 | 第55-57页 |
附录3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