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乳品加工工业论文--产品标准与检验论文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结合免疫层析技术检测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方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31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2 牛奶中常用抗生素的概述第11-24页
        1.2.1 新霉素第13-15页
        1.2.2 林可霉素第15-17页
        1.2.3 喹诺酮类抗生素第17-24页
    1.3 抗生素检测方法的概述第24-27页
        1.3.1 色谱检测法第25-26页
        1.3.2 生物测定法第26页
        1.3.3 免疫分析法第26-27页
    1.4 表面增强拉曼的概述第27-28页
        1.4.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第27页
        1.4.2 表面增强拉曼的增强机理第27-28页
    1.5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分析技术第28-30页
        1.5.1 免疫分析技术第28-29页
        1.5.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分析技术第29-30页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第30-31页
第二章 基于SERS结合免疫层析试纸超灵敏检测牛奶中新霉素残留第31-44页
    2.1 引言第31页
    2.2 实验材料第31-33页
        2.2.1 试验试剂第31-32页
        2.2.2 试验溶液第32页
        2.2.3 试验仪器第32-33页
    2.3 实验方法第33-35页
        2.3.1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第33页
        2.3.2 金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第33页
        2.3.3 拉曼免疫探针的制备第33-34页
        2.3.4 SERS-LFA试纸的组装第34-35页
        2.3.5 SERS-LFA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5页
        2.3.6 牛奶样品的处理和检测第35页
    2.4 结果和分析第35-42页
        2.4.1 SERS-LFA的检测原理第35-36页
        2.4.2 AuNPs,AuNPs-PATP和NEOmAb-AuNPs-PATP的表征第36-37页
        2.4.3 探针上PATP量的优化第37-38页
        2.4.4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鉴定第38页
        2.4.5 试验参数的优化第38-39页
        2.4.6 灵敏度的测定第39-40页
        2.4.7 牛奶样品的添加回收第40-41页
        2.4.8 交叉反应率的测定第41页
        2.4.9 重现性的测定第41-42页
        2.4.10 方法比较第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基于磁金纳米花的表面增强拉曼免疫层析法检测新霉素第44-51页
    3.1 引言第44页
    3.2 实验材料第44-45页
        3.2.1 试验试剂第44-45页
        3.2.2 试验溶液第45页
        3.2.3 试验仪器第45页
    3.3 实验方法第45-47页
        3.3.1 γFe_2O_3@Au磁金纳米花的制备第45页
        3.3.2 γFe_2O_3@Au磁金纳米花的表面修饰第45-46页
        3.3.3 拉曼免疫探针的制备第46页
        3.3.4 SERS-LFA试纸的组装第46页
        3.3.5 SERS-LFA检测方法的建立第46页
        3.3.6 牛奶样品的处理和检测第46-47页
    3.4 结果和分析第47-50页
        3.4.1 材料的表征第47页
        3.4.2 试验参数的优化第47-48页
        3.4.3 灵敏度的测定第48-49页
        3.4.4 牛奶样品的添加回收第49页
        3.4.5 重现性的测定第49-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的免疫层析试纸同时检测新霉素和诺氟沙星第51-64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实验材料第51-52页
        4.2.1 试验试剂第51-52页
        4.2.2 试验溶液第52页
        4.2.3 试验仪器第52页
    4.3 实验方法第52-54页
        4.3.1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第52页
        4.3.2 拉曼免疫探针的制备第52-53页
        4.3.3 SERS-LFA试纸的组装第53-54页
        4.3.4 SERS-LFA检测方法的建立第54页
        4.3.5 牛奶样品的处理和检测第54页
    4.4 结果和分析第54-62页
        4.4.1 SERS-LFA的检测原理第54-55页
        4.4.2 AuNPs,AuNPs-PATP和NEOmAb-AuNPs-PATP的表征第55-56页
        4.4.3 SERS-LFA的可行性分析第56-57页
        4.4.4 试验参数的优化第57-58页
        4.4.5 灵敏度的测定第58-59页
        4.4.6 特异性测定第59-61页
        4.4.7 牛奶样品的添加回收第61-62页
        4.4.8 方法比较第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的免疫层析试纸一步法检测新霉素和林可霉素第64-90页
    5.1 引言第64页
    5.2 实验材料第64-67页
        5.2.1 试验试剂第64-65页
        5.2.2 试验溶液第65-66页
        5.2.3 试验仪器第66-67页
        5.2.4 试验动物和瘤细胞第67页
    5.3 实验方法第67-76页
        5.3.1 合成人工抗原第67-68页
        5.3.2 人工抗原的鉴定第68页
        5.3.3 多抗血清的制备和鉴定第68-69页
        5.3.4 LINpAb的特异性第69-70页
        5.3.5 建立杂交瘤细胞株第70-71页
        5.3.6 腹水的大量制备第71-72页
        5.3.7 腹水的纯化第72页
        5.3.8 LINmAb免疫学特性的鉴定第72-73页
        5.3.9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第73页
        5.3.10 金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第73-74页
        5.3.11 拉曼免疫探针的制备第74页
        5.3.12 SERS-LFA试纸的组装第74-75页
        5.3.13 NEO和LIN的单独检测第75页
        5.3.14 NEO和LIN的同时检测第75页
        5.3.15 牛奶样品的处理和检测第75-76页
    5.4 结果和分析第76-89页
        5.4.1 人工抗原的鉴定第76-78页
        5.4.2 LINpAb的特异性第78页
        5.4.3 筛选林可霉素杂交瘤细胞第78-79页
        5.4.4 LINmAb亚型的鉴定第79-80页
        5.4.5 LINmAb效价及敏感性测定第80-81页
        5.4.6 LINmAb亲和力鉴定结果第81页
        5.4.7 LINmAb特异性鉴定结果第81-82页
        5.4.8 一步法SERS-LFA的原理第82-83页
        5.4.9 制备材料的表征第83-84页
        5.4.10 实验参数的优化第84-85页
        5.4.11 灵敏度的单独检测第85-86页
        5.4.12 同时检测的灵敏度测定第86-87页
        5.4.13 特异性的测定第87-88页
        5.4.14 牛奶样品的添加回收第88页
        5.4.15 方法比较第88-89页
    5.5 本章小结第89-90页
主要结论第90-92页
论文创新点第92-93页
致谢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4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结构用重组竹及其复合梁的力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新疆哈萨克族奶酪微生物菌群结构及特征风味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