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技术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方面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1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2.1 学习习惯 | 第11-13页 |
2.1.1 学习习惯的界定 | 第11页 |
2.1.2 学习习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2 心理健康教育技术 | 第13-17页 |
2.2.1 心理健康教育 | 第13页 |
2.2.2 本研究拟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技术 | 第13-14页 |
2.2.3 团体辅导理论依据 | 第14-15页 |
2.2.4 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产生发展现状研究 | 第15-17页 |
3 研究设计 | 第17-23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17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3.3.1 文献研究法 | 第17页 |
3.3.2 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3.3.3 个案法 | 第17页 |
3.3.4 访谈法 | 第17-18页 |
3.3.5 统计分析法 | 第18页 |
3.4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3.5 研究工具 | 第18页 |
3.6 研究对象 | 第18-20页 |
3.6.1 调查对象总体八个学习习惯得分 | 第18-19页 |
3.6.2 男女生学习习惯前测及其对比 | 第19-20页 |
3.7 实验设计 | 第20页 |
3.7.1 设计目的 | 第20页 |
3.7.2 设计思路及内容 | 第20页 |
3.8 干预方法 | 第20-23页 |
3.8.1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 第20-22页 |
3.8.2 其他方法 | 第22-23页 |
4 其他干预过程及其效果与数据处理结果 | 第23-33页 |
4.1 学生个案分析 | 第23-27页 |
4.2 团体辅导方案反馈表分析 | 第27-29页 |
4.3 对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访谈 | 第29-30页 |
4.4 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5 问题讨论与教育建议 | 第33-37页 |
5.1 问题讨论 | 第33-35页 |
5.1.1 自身原因 | 第33页 |
5.1.2 家庭原因 | 第33-34页 |
5.1.3 学校原因 | 第34页 |
5.1.4 社会原因 | 第34-35页 |
5.2 教育建议 | 第35-37页 |
5.2.1 提高对心育技术和学习习惯的重视程度 | 第35页 |
5.2.2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 第35-36页 |
5.2.3 建立家校合作平台 | 第36-37页 |
6 结论 | 第37-38页 |
7 不足与展望 | 第38-39页 |
7.1 不足之处 | 第38页 |
7.2 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8页 |
附录一:小学生学习习惯调查 | 第41-42页 |
附录二: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 第42-47页 |
附件三:团体辅导效果反馈表 | 第47页 |
附录四: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图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