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育心理诊断与教育心理辅导论文

江西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7-20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研究目的第8-9页
    1.3 研究意义第9页
    1.4 国外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相关研究综述第9-11页
    1.5 国内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相关研究综述第11-20页
        1.5.1 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的发展过程第11-12页
        1.5.2 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的探索相关研究综述第12-15页
        1.5.3 各省市地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综述第15-16页
        1.5.4 关于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的现状研究综述第16-18页
        1.5.5 港台地区学校心理辅导组织的发展研究综述第18-20页
第2章 江西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现状调查第20-31页
    2.1 研究设计第20-21页
    2.2 调查过程第21-22页
        2.2.1 问卷的收发与处理第21-22页
        2.2.2 访谈情况第22页
    2.3 江西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现状第22-26页
    2.4 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中的问题与分析第26-31页
        2.4.1 心理辅导室定位不明,建设目的不清第26-27页
        2.4.2 计划启动与落实的时间拖延过久第27页
        2.4.3 设备配置缺乏适用性第27-29页
        2.4.4 学校层面提供资源少第29页
        2.4.5 教师专业水平较弱,设备使用率低第29-31页
第3章 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案例分析第31-39页
    3.1 案例一:南昌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第31-34页
    3.2 案例二: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第34-36页
    3.3 案例三:南昌市朝阳小学心理辅导室第36-39页
第4章 对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的探讨第39-53页
    4.1 对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定位的探讨第39-40页
        4.1.1 心理辅导室建设的指导思想第39-40页
        4.1.2 心理辅导室的功能定位第40页
    4.2 对心理辅导室选址和划分功能区的探讨第40-44页
        4.2.1 心理辅导室的选址原则第41页
        4.2.2 心理辅导室的功能区建设第41-44页
    4.3 对心理辅导室合理配置设备的探讨第44-47页
        4.3.1 设备配置原则第44页
        4.3.2 通用设备配置第44-45页
        4.3.3 心理辅导软件配置第45页
        4.3.4 心理辅导器械配置第45-46页
        4.3.5 图书视听资料配置第46-47页
        4.3.6 心理专用设备配置第47页
    4.4 对心理辅导室师资建设的探讨第47-49页
        4.4.1 组建教师工作团队第47-48页
        4.4.2 开展分层分类的教师培训第48-49页
        4.4.3 保障心理教师的待遇第49页
    4.5 对心理辅导室管理的探讨第49-51页
        4.5.1 加强心理辅导室的制度建设第49-50页
        4.5.2 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第50-51页
    4.6 对建设区域性学校心理辅导中心的探讨第51-53页
        4.6.1 建设区域性学校心理辅导中心第51-52页
        4.6.2 制定区域性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的规划第52-53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4页
    5.1 研究总结第53页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A 江西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现状调查问卷第59-62页
附录B 访谈提纲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儿童幸福教育专题教案设计与实践
下一篇:地方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建设的现实困境与改革出路--以X师范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