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选题来源与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1 选题来源 | 第12页 |
1.1.2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论文框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7页 |
2.1 医疗服务质量基本概念 | 第18-22页 |
2.1.1 服务质量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医疗服务质量的内涵 | 第18-19页 |
2.1.3 医疗服务质量的特性 | 第19-20页 |
2.1.4 我国医疗服务质量现状 | 第20-22页 |
2.2 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3 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2.3.1 指标体系构建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2.3.2 指标筛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2.3.3 指标权重确定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公立医院门诊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第27-43页 |
3.1 指标选取的主要原则 | 第28-29页 |
3.2 质量功能展开指标初选方法 | 第29-31页 |
3.2.1 质量功能展开的原理及步骤 | 第29-30页 |
3.2.2 质量功能展开指标初选的思路 | 第30-31页 |
3.2.3 质量功能展开指标初选的具体步骤 | 第31页 |
3.3 研究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 | 第31-36页 |
3.3.1 问卷设计与问卷调查方法 | 第32-33页 |
3.3.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33-36页 |
3.4 因子分析指标降维方法 | 第36-38页 |
3.4.1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和相关概念 | 第36-37页 |
3.4.2 因子分析法指标降维的具体步骤 | 第37-38页 |
3.5 模糊粗糙集理论指标筛选及权重确定方法 | 第38-41页 |
3.5.1 模糊粗糙集指标筛选及权重确定的思路 | 第38-39页 |
3.5.2 模糊粗糙集指标筛选及权重确定的具体步骤 | 第39-41页 |
3.6 模型分析 | 第41-4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公立医院门诊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3-66页 |
4.1 公立医院门诊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初选 | 第43-47页 |
4.2 调查问卷发放与数据检验 | 第47-53页 |
4.2.1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47页 |
4.2.2 调查数据整理 | 第47-52页 |
4.2.3 样本随机性检验 | 第52页 |
4.2.4 调查数据有效性检验 | 第52-53页 |
4.3 公立医院门诊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降维 | 第53-59页 |
4.3.1 提取公因子 | 第53-55页 |
4.3.2 筛选指标 | 第55-58页 |
4.3.3 因子命名 | 第58-59页 |
4.4 公立医院门诊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筛选及权重确定 | 第59-64页 |
4.4.1 生成患者需求决策表 | 第59-61页 |
4.4.2 指标的约简 | 第61-62页 |
4.4.3 指标权重确定 | 第62-64页 |
4.5 公立医院门诊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第64-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6-70页 |
5.1 研究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5.2 对策与建议 | 第67-68页 |
5.2.1 政府方面 | 第67页 |
5.2.2 医院方面 | 第67-68页 |
5.3 主要创新点 | 第68页 |
5.4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第68-70页 |
5.4.1 研究局限性 | 第68-69页 |
5.4.2 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附录A | 第77-79页 |
附录B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