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一) CSCL 交互研究的现状 | 第8-9页 |
(二) 探寻 CSCL 交互研究中重要的交互类型 | 第9-10页 |
(三)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一) CSCL 中交互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学习者之间的交互研究 | 第11页 |
(二) 进行CSCL 的基础前提是学习者之间的交互 | 第11页 |
(三) 学习者之间的交互能有效地促进 CSCL 更好地进行与开展 | 第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3-19页 |
一、教育传播理论 | 第13-14页 |
(一) 教育传播理论的观点 | 第13页 |
(二) 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13-14页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4-15页 |
(一)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 第14-15页 |
(二) 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15页 |
三、群体动力学 | 第15-16页 |
(一) 群体动力学的观点 | 第15-16页 |
(二) 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16页 |
四、社会文化理论 | 第16-17页 |
(一) Vygotsky 的社会文化理论 | 第16-17页 |
(二) 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17页 |
五、活动理论 | 第17-19页 |
(一) 活动理论的内容 | 第17-18页 |
(二) 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18-19页 |
第三章 CSCL 中学习者之间交互模式的构建 | 第19-39页 |
一、参与 CSCL 的学习者分析 | 第19-22页 |
(一) CSCL 中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分析 | 第19-20页 |
(二) CSCL 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 第20-21页 |
(三) CSCL 中学习者的初始能力分析 | 第21-22页 |
二、支持CSCL 的交互工具 | 第22-27页 |
(一) CSCL 中电子邮件(E-mail)的功能 | 第22-23页 |
(二) CSCL 中即时通讯工具的功能 | 第23-24页 |
(三) CSCL 中电子论坛(BBS)的功能 | 第24-25页 |
(四) CSCL 中博客(Blog)的功能 | 第25-26页 |
(五) CSCL 中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 | 第26页 |
(六) CSCL 中会话工具和在线协作平台的功能 | 第26-27页 |
三、CSCL 学习者之间的交互策略 | 第27-29页 |
(一) CSCL 中学习者之间的竞争策略 | 第27页 |
(二) CSCL 中学习者之间的协同策略 | 第27-28页 |
(三) CSCL 中学习者之间的伙伴策略 | 第28页 |
(四) CSCL 中学习者之间的角色扮演策略 | 第28-29页 |
四、CSCL 中学习者之间交互的具体方法 | 第29-35页 |
(一) 网络游戏教学法在 CSCL 中的应用 | 第29-31页 |
(二) 伙伴教学在 CSCL 中实施设想 | 第31-33页 |
(三) 小组讨论法在 CSCL 中的表现形式 | 第33-35页 |
五、构建 CSCL 的模式图 | 第35-39页 |
第四章 研究结论 | 第39-40页 |
一、研究结果 | 第39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