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7页 |
1.2.1 程度副词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2 语义韵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3 研究方案设计 | 第17-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3 语料库的相关问题说明 | 第19-23页 |
第二章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考察范围及语料处理 | 第23-31页 |
2.1 程度副词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23-28页 |
2.1.1 基本范围的确定 | 第23-24页 |
2.1.2 语料库出现频数的筛选 | 第24-27页 |
2.1.3 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27-28页 |
2.2 研究语料的预处理 | 第28-31页 |
2.2.1 语料的规范化 | 第28页 |
2.2.2 语料的纯净化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语义韵标注 | 第31-43页 |
3.1 语义韵标注的对象 | 第31页 |
3.2 语义韵标注标准的确立 | 第31-32页 |
3.3 随机抽样误差的估算 | 第32-35页 |
3.3.1“太”的全样本标注 | 第32-33页 |
3.3.2“太”的抽样标注 | 第33-34页 |
3.3.3“太”的抽样误差 | 第34页 |
3.3.4 程度副词整体抽样误差的估算 | 第34-35页 |
3.4 流程及任务量 | 第35-37页 |
3.4.1 流程设计 | 第35-36页 |
3.4.2 任务量统计 | 第36-37页 |
3.5 标注效果图示 | 第37-38页 |
3.6 标注问题及分析 | 第38-43页 |
3.6.1 词项的标注问题 | 第39-42页 |
3.6.2 词项与“程度副词+词项”的倾向性关系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语义韵属性 | 第43-60页 |
4.1 程度副词的语义倾向分布概率 | 第43-49页 |
4.2 程度副词的语义韵属性 | 第49-54页 |
4.2.1 积极语义韵成员的划分 | 第49-51页 |
4.2.2 消极语义韵成员的划分 | 第51-52页 |
4.2.3 中性语义韵成员的划分 | 第52-53页 |
4.2.4 错综语义韵成员的划分 | 第53-54页 |
4.3 程度副词“太”的语义韵结构 | 第54-60页 |
4.3.1 随机抽取100条程度副词“太”的有效语料 | 第54页 |
4.3.2 参照类联接,界定跨距 | 第54-56页 |
4.3.3 提取搭配项并概括搭配项的语义特点 | 第56-59页 |
4.3.4 建立“太”的语义韵结构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程度副词语义韵与对外汉语教学 | 第60-69页 |
5.1 HSK程度副词的语义韵偏误分析 | 第60-65页 |
5.1.1 语义韵属性的偏差 | 第60-63页 |
5.1.2 搭配项音节不和谐 | 第63-65页 |
5.2 运用语义韵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第65-69页 |
5.2.1 语义韵对偏误的影响 | 第66-67页 |
5.2.2 例外语言现象的分析 | 第67-68页 |
5.2.3 运用语义韵教学的策略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94页 |
附录一: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相关副词频数表 | 第75-78页 |
附录二:程度副词语义韵研究任务量明细表 | 第78-81页 |
附录三:程度副词语料库出现频数估算表(国家语委语料库) | 第81-84页 |
附录四:积极语义倾向概率分布排序表 | 第84-87页 |
附录五:消极语义倾向概率分布排序表 | 第87-90页 |
附录六:中性语义倾向概率分布排序表 | 第90-93页 |
附录七:程度副词“太”的抽样语料100条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