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2页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三、研究价值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4-19页 |
一、遗产保护 | 第14-17页 |
二、学校地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 | 第17-19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9-21页 |
一、文献综述法 | 第19页 |
二、实地调查和访谈法 | 第19页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19-20页 |
四、多学科综合研究与统计分析 | 第20页 |
五、 本文创新点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中学地理课程中进行遗产保护案例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第22-36页 |
第一节 遗产案例教学的教育理论依据 | 第22-27页 |
一、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与遗产案例教学 | 第23页 |
二、环境道德理念与遗产案例教学 | 第23-25页 |
三、建构主义理论与遗产案例教学 | 第25-26页 |
四、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与遗产案例教学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地理课程内涵与遗产案例教学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地理课程标准与遗产案例教学 | 第28-32页 |
第四节 地理教科书内容与遗产案例教学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的特征与案例教学内容 | 第36-51页 |
第一节 世界与中国的文化景观遗产 | 第36-39页 |
一、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发展历程 | 第36-37页 |
二、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数量及空间分布 | 第37-39页 |
三、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简介 | 第39页 |
第二节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特征 | 第39-44页 |
一、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自然地理特征 | 第39-41页 |
二、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人文地理特征 | 第41-42页 |
三、遗产保护开发影响因素 | 第42-44页 |
第三节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核心要素与环境道德观 | 第44-50页 |
一、森林要素与环境道德 | 第45-46页 |
二、村落要素与环境道德 | 第46-47页 |
三、梯田要素与环境道德 | 第47-48页 |
四、水系要素与环境道德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的中学教育现状与教学目标、策略 | 第51-62页 |
第一节 元阳县中学遗产教育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一、教师访谈结果 | 第51页 |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三、中学哈尼梯田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不足 | 第54页 |
第二节 地理三维目标下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案例教学目标 | 第54-59页 |
一、世界遗产教育目标 | 第55-57页 |
二、中学地理课程中进行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案例教学的目标 | 第57-59页 |
第三节 基于元阳县中学遗产教育现状的案例教学策略 | 第59-61页 |
一、遗产案例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体验发现 | 第59页 |
二、遗产案例教学需选择最佳时间 | 第59-60页 |
三、遗产案例教学设计过程考虑学生现有知识思维水平 | 第60页 |
四、紧扣遗产核心文化,注重遗产情感、环境道德观培养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基于中学生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环境道德的案例教学实证研究 | 第62-84页 |
第一节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环境道德判断调查问卷设计 | 第62-71页 |
一、问卷设计理论基础 | 第62-65页 |
二、哈尼梯田环境道德判断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65-71页 |
第二节 中学生的遗产环境道德问卷分析与案例 | 第71-75页 |
一、问卷效度分析 | 第71-74页 |
二、哈尼梯田环境道德判断能力(C分数)分析 | 第74-75页 |
第三节 遗产保护案例教学实例 | 第75-83页 |
一、基于两难问题讨论的遗产保护案例教学 | 第75-77页 |
二、基于角色扮演的遗产案例教学 | 第77-79页 |
三、基于学生知识、思维水平的案例教学 | 第79-82页 |
四、基于遗产案例教学要回归于学生生活体验 | 第82-83页 |
本章小节 | 第83-8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7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84-85页 |
一、中学地理进行遗产保护案例教学的可行性 | 第84页 |
二、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案例教学的内容梳理 | 第84页 |
三、遗产核心区元阳县遗产传承教育现状分析与案例教学策略的提出 | 第84-85页 |
四、结合环境道德理论的中学地理遗产案例教学实证研究 | 第85页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附录 | 第90-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和科研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