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育心理测验与评估论文

初中生学习行为的调查问卷编制及其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3页
1 问题提出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1.1 新课程改革的号召第13页
        1.1.2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需求第13页
    1.2 研究目的第13页
    1.3 研究意义第13-15页
        1.3.1 丰富学习行为理论第13-14页
        1.3.2 完善教学行为体系第14页
        1.3.3 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第14-15页
        1.3.4 帮助教师教学与课程设计第15页
    1.4 研究思路第15-18页
    1.5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5.1 文献调查法第18页
        1.5.2 问卷研究法第18-19页
2 学习行为的基本内涵第19-23页
    2.1 学习行为的概念界定第19-20页
        2.1.1 学习的概念界定第19页
        2.1.2 行为的概念界定第19页
        2.1.3 学习行为的概念界定第19-20页
    2.2 学习行为的相关理论第20-23页
3 文献综述第23-34页
    3.1 有关学习行为的研究第23-26页
        3.1.1 对具体情境下学习行为的研究第24页
        3.1.2 对良性学习与不良学习行为的研究第24页
        3.1.3 对网络学习行为的研究第24-25页
        3.1.4 关于学习行为的比较研究第25页
        3.1.5 基于学习行为的对策或实践研究第25页
        3.1.6 有关学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第25-26页
    3.2 学习行为分类框架建构研究第26-31页
        3.2.1 学习行为分类相关理论第26-28页
        3.2.2 学习行为分类框架建构相关理论第28-29页
        3.2.3 现有的学习行为分类框架第29-31页
    3.3 学习行为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第31-34页
        3.3.1 整体分析学习行为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第31页
        3.3.2 具体情境下的学习行为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第31页
        3.3.3 不同时间段的学习行为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第31-32页
        3.3.4 不同方式、程度的学习行为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第32页
        3.3.5 通过管理学生学习行为影响学业成就的实验研究第32-34页
4 中学生学习行为调查问卷的编制第34-43页
    4.1 问卷编制的基本流程第34页
    4.2 中学生学习行为分类框架第34-42页
        4.2.1 学习行为分类的原则第34-35页
        4.2.2 学习行为分类框架的初步建构第35-39页
        4.2.3 学习行为分类下的具体项目第39-42页
    4.3 初步定稿第42-43页
5 初中生的学习行为及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第43-64页
    5.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43页
        5.1.1 研究目的第43页
        5.1.2 研究假设第43页
    5.2 研究设计第43-44页
        5.2.1 研究对象第43-44页
        5.2.2 研究工具第44页
    5.3 研究流程第44-45页
    5.4 问卷的信效度检测第45-50页
        5.4.1 问卷的信度检测第45-46页
        5.4.2 问卷的效度检测第46-50页
    5.5 研究结果第50-55页
        5.5.1 初中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第51-52页
        5.5.2 初中生学习行为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第52-55页
    5.6 分析与讨论第55-58页
        5.6.1 初中生学习行为的特点分析第55-56页
        5.6.2 初中生学习行为对学业成就的预测效力第56-58页
    5.7 关于优化学生学习行为的建议第58-63页
        5.7.1 应充分地认识学习行为,树立正确的学习行为观第59页
        5.7.2 应让学习者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第59-60页
        5.7.3 不应忽略或轻视课前学习行为第60页
        5.7.4 要促进学习行为多样化发展第60-61页
        5.7.5 应强化学习行为的主体性第61-62页
        5.7.6 教师与家长的参与和合作第62-63页
    5.8 对《中学生学习行为调查问卷》的评价第63-64页
        5.8.1 对问卷内容的评价第63页
        5.8.2 对问卷应用的评价第63-64页
6 结语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第69-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德国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研究
下一篇:乡村教师的生命意义感、激励偏好及对其工作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