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微博促进对外汉语网络辅助教学双向交互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插图索引第10-11页
附表索引第11-12页
引言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4页
    1.1 研究背景与解题第13-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解题第14-16页
    1.2 研究现状第16-22页
        1.2.1 交互式教学法的研究现状第16-20页
        1.2.2 微博在教学应用中的研究现状第20-22页
        1.2.3 微博与交互式教学相结合辅助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现状第22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1.3.1 发展现代媒体技术应用新形式第22页
        1.3.2 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的交互手段第22页
        1.3.3 弥补对外汉语教学双向交互的不足第22-23页
        1.3.4 探讨基于微博的对外汉语教学双向交互的影响因素第23页
        1.3.5 设计微博在对外汉语交互式教学的可移动教学平台第23页
    1.4 研究方法第23-24页
第2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双向交互研究第24-30页
    2.1 对外汉语教学中双向交互的分类和实现途径第24-25页
        2.1.1 双向交互的分类第24页
        2.1.2 双向交互的实现途径第24-25页
    2.2 双向交互应遵循的教学原则第25-27页
    2.3 对外汉语教学中双向交互的影响因素及评价第27-30页
        2.3.1 对外汉语双向交互的影响因素第27-28页
        2.3.2 对外汉语双向交互的评价第28-30页
第3章 微博及其交互性探析第30-35页
    3.1 微博的功能及特点第30-31页
    3.2 微博交互性在教学中的功能支撑第31-32页
    3.3 微博与其他现代网络交互工具的比较第32-35页
        3.3.1 微博与 BBS 的比较第32-33页
        3.3.2 微博与个人网站的比较第33页
        3.3.3 微博与 QQ、微信的比较第33-35页
第4章 微博促进对外汉语网络辅助双向交互的理据分析第35-43页
    4.1 微博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双向交互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5-37页
        4.1.1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第35页
        4.1.2 独立与自主学习理论第35-36页
        4.1.3 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第36页
        4.1.4 哲学范畴下的主体间性第36-37页
    4.2 微博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双向交互的基本模式第37-39页
        4.2.1 基于微博师生交互教学模式第37页
        4.2.2 基于微博生生交互教学模式第37-38页
        4.2.3 基于微博人资交互教学模式第38-39页
        4.2.4 基于微博体内交互教学模式第39页
    4.3 微博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双向交互的优势第39-43页
        4.3.1 有利于促进三种类型的交互第39-40页
        4.3.2 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知识的建构第40-41页
        4.3.3 有利于获取有效的教学资源第41-42页
        4.3.4 微博有利于交互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第42-43页
第5章 微博促进对外汉语网络辅助双向交互的教学设计及总结第43-54页
    5.1 微博辅助对外汉语教学双向交互平台设计第43-46页
        5.1.1 微博学习平台的总设计第43页
        5.1.2 微博平台具体实施流程第43-46页
    5.2 教与学的方式策略第46-48页
        5.2.1 教师的职责第46-47页
        5.2.2 汉语学习者的职责第47-48页
    5.3 微博在对外汉语写作课的运用第48-52页
    5.4 微博辅助对外汉语网络教学的制约因素第52-54页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程体裁法对高中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影响
下一篇:文本重构与性别叙事--中国大陆网络耽美同人小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