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古代词汇论文

《文心雕龙》同义词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5-7页
1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背景第7-10页
        1.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7页
        1.1.2 《文心雕龙》涉及同义词相关方面研究现状第7-10页
    1.2 《文心雕龙》同义词研究的几个注意事项第10-13页
        1.2.1 同义词概念及界定原则第10-11页
        1.2.2 语料词汇切分的标准第11-12页
        1.2.3 同义词研究方法第12-13页
2 《文心雕龙》同义词分布情况第13-20页
    2.1 语音方面第13-16页
    2.2 词类方面第16-18页
    2.3 词法方面第18-20页
3 《文心雕龙》同义词辨析第20-38页
    3.1 《文心雕龙》正文中对同义词的辨析第20-22页
    3.2 《文心雕龙》主要校注本中对同义词的考察第22-24页
    3.3 《文心雕龙》同义词辨析第24-38页
        3.3.1 应用范围不同第24-27页
        3.3.2 事物的形质与用途不同第27-28页
        3.3.3 构成事物的材料不同第28-30页
        3.3.4 动作、行为程度轻重不同第30-32页
        3.3.5 动作、行为所涉及的指称对象不同第32-34页
        3.3.6 动作、行为方式不同第34-35页
        3.3.7 动作、行为的结果不同第35-36页
        3.3.8 感情色彩不同第36-37页
        3.3.9 正反形式不同第37-38页
4 《文心雕龙》同义词运用情况第38-45页
    4.1 解义功能第38-42页
        4.1.1 叠加同义语素第38-39页
        4.1.2 对文释义第39-40页
        4.1.3 连用虚词释义第40-42页
    4.2 修辞功能第42-45页
        4.2.1 同义语素中妙用复音词第42-43页
        4.2.2 单句中变换同义词第43页
        4.2.3 复句中对用同义词第43-45页
5 《文心雕龙》同义词形成情况第45-52页
    5.1 复合词的大量出现构成同义词第45-48页
        5.1.1 单音词与双音词构成成分完全不同第45-46页
        5.1.2 单音词与双音词构成成分部分相同第46-47页
        5.1.3 双音词与双音词构成成分完全不同第47页
        5.1.4 双音词与双音词构成成分部分相同第47-48页
    5.2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构成同义词第48-49页
    5.3 词的同源分化构成同义词第49-50页
    5.4 新旧义或古今义构成同义词第50-51页
    5.5 词的方言意义构成同义词第51-52页
6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第57-62页
致谢第62-63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认知语义研究的英汉人体口部习语对比分析
下一篇:中亚留学生偏正关系复句关联词语偏误分析--以哈萨克斯坦来华留学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