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角振动信号采集、处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3 内燃机故障诊断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内燃机角振动信号测量方法研究 | 第18-38页 |
2.1 角振动测量原理 | 第18-19页 |
2.1.1 高频计数法 | 第18-19页 |
2.1.2 A/D拟合法 | 第19页 |
2.2 基于磁电传感器的角振动信号测量 | 第19-26页 |
2.2.1 磁电传感器角振动测量原理 | 第20-21页 |
2.2.2 磁电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特性 | 第21页 |
2.2.3 磁电传感器测量误差及消除方法 | 第21-23页 |
2.2.4 低转速信噪比对角振动测量的影响分析 | 第23-26页 |
2.3 基于光电传感器的角振动信号测量 | 第26-36页 |
2.3.1 光电传感器角速度测量原理 | 第26-27页 |
2.3.2 采样频率所引起的误差分析及消除方法 | 第27-30页 |
2.3.3 测量部件偏心所引起的误差及校正方法 | 第30-32页 |
2.3.4 条纹码接头缝隙误差分析及校正方法 | 第32-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内燃机轴系动力学模型校正方法研究 | 第38-66页 |
3.1 轴系当量模型惯量、刚度校正方法 | 第38-44页 |
3.1.1 利用启动、停机工况识别联轴器模态参数 | 第38-42页 |
3.1.2 利用连续升、降速空载工况识别轴系模态参数 | 第42-44页 |
3.2 内燃机气体简谐力矩的校正方法研究 | 第44-52页 |
3.2.1 气体简谐力矩计算方法 | 第45-47页 |
3.2.2 激振力矩与轴系扭振响应关系式 | 第47-49页 |
3.2.3 基于扭振试验的气体简谐力矩系数的修正方法 | 第49-52页 |
3.3 气体简谐力矩校正实例分析 | 第52-63页 |
3.3.1 轴系当量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3.3.2 实验设计及研究 | 第54-58页 |
3.3.3 气体简谐力矩修正 | 第58-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第4章 内燃机多谐次响应面模型的建立 | 第66-81页 |
4.1 内燃机各缸作功与响应基本理论 | 第66-69页 |
4.1.1 内燃机各缸力矩与轴系响应基本关系式 | 第66-67页 |
4.1.2 内燃机各缸作功状态对轴系部件的影响 | 第67-69页 |
4.2 识别各缸作功状态的多谐次选择原则 | 第69-70页 |
4.3 识别各缸作功状态的代理模型建立 | 第70-80页 |
4.3.1 试验设计方法选择 | 第70-74页 |
4.3.2 代理模型的构建 | 第74-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内燃机作功状态识别模型的验证 | 第81-89页 |
5.1 内燃机作功状态识别模型的仿真验证 | 第81-84页 |
5.2 内燃机作功状态识别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84-88页 |
5.2.1 实验简介及数据处理 | 第84-85页 |
5.2.2 模型准确度检验 | 第85-8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展望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