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工业用热工设备论文--换热设备论文

基于气固两相流的受热面磨损与沉积特性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符号说明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2 气固两相流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1 气固两相流研究方法第13-14页
        1.2.2 气固两相流数值计算方法第14-15页
    1.3 受热面磨损与沉积研究进展第15-19页
        1.3.1 磨损研究进展第15-17页
        1.3.2 沉积研究进展第17-19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气固两相流数值计算方法第20-30页
    2.1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第20-21页
    2.2 控制方程第21-25页
        2.2.1 连续相控制方程第21-23页
        2.2.2 离散相控制方程第23-25页
    2.3 动网格模型第25-26页
    2.4 用户自定义函数的编写第26-29页
        2.4.1 基本概念第27页
        2.4.2 DEFINE宏基础第27-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飞灰磨损与沉积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0-38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飞灰对壁面磨损模型的建立第30-32页
    3.3 飞灰对壁面沉积的模的建立第32-36页
    3.4 基于动网格的飞灰沉积形貌模型的建立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烟气外掠对流受热面磨损特性数值模拟第38-56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模型有效性验证第38-41页
        4.2.1 欧拉-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模型有效性验证第38-40页
        4.2.2 自定义函数(UDF)有效性验证第40-41页
    4.3 单管磨损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分析第41-48页
        4.3.1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的设置第41-42页
        4.3.2 烟气外掠单管的碰撞规律第42-45页
        4.3.3 烟气外掠单管的磨损规律第45-48页
    4.4 顺排错流受热面磨损特性分析第48-55页
        4.4.1 物理模型第48-51页
        4.4.2 飞灰颗粒的碰撞规律第51-53页
        4.4.3 受热面飞灰颗粒的磨损特性分析第53-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烟气外掠对流受热面沉积特性数值模拟第56-72页
    5.1 引言第56页
    5.2 模型有效性的验证第56-57页
    5.3 含灰烟气外掠单管沉积特性第57-61页
        5.3.1 烟气流动与煤灰分布第58-59页
        5.3.2 颗粒粒径对沉积的影响第59-61页
        5.3.3 烟气流速对沉积的影响第61页
    5.4 含灰烟气外掠顺排管束沉积特性分析第61-66页
        5.4.1 流体域中颗粒的位置分布第62-63页
        5.4.2 管束间颗粒沉积分布第63-65页
        5.4.3 不同管排间颗粒沉积分布第65-66页
    5.5 基于动网格法的飞灰沉积形貌模拟第66-70页
    5.6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6.1 主要结论第72-73页
    6.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8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涟漪纹管管内对流单相和冷凝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响应面模型的内燃机作功状态角振动识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