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1.4.2 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1.5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5.1 备课的含义 | 第14-15页 |
1.5.2 备课的意义 | 第15页 |
1.5.3 备课方式 | 第15-16页 |
1.5.4 备课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武珞路中学武汉教育云环境下备课现状 | 第17-25页 |
2.1 武汉教育云介绍 | 第17-20页 |
2.1.1 武汉教育云模块介绍 | 第17-19页 |
2.1.2 武汉教育云功能介绍 | 第19-20页 |
2.2 调查内容 | 第20页 |
2.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0-25页 |
2.3.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2.3.2 教师对教育云环境下备课态度 | 第21-23页 |
2.3.3 教师对教育云环境下教学资源需求分析 | 第23页 |
2.3.4 教育云环境下教师备课开展存在阻碍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教育云环境下教师备课模式分析 | 第25-34页 |
3.1 个人在线备课 | 第25-29页 |
3.1.1 “在线备课”介绍 | 第25-26页 |
3.1.2 个人在线备课案例研究 | 第26-29页 |
3.1.3 个人在线备课案例总结 | 第29页 |
3.2 集体备课 | 第29-33页 |
3.2.1 “网络教研”介绍 | 第29-30页 |
3.2.2 同校集体备课案例研究 | 第30-32页 |
3.2.3 跨校集体备课研究 | 第32页 |
3.2.4 集体备课案例总结 | 第32-33页 |
3.3 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关系分析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改善教育云环境下教师备课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 第34-38页 |
4.1 鼓励中小学教师真正加入教育云,展开云端活动 | 第34-35页 |
4.2 面向全体教师,丰富、完善平台内容 | 第35页 |
4.3 更新教师网络教研观念,提升教师网络备课能力 | 第35-36页 |
4.4 完善教师备课评价制度,鼓励教师网络备课 | 第36-37页 |
4.5 处理好网络集体备课与传统集体备课的关系 | 第37-38页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38-39页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38页 |
5.2 研究中的不足 | 第38页 |
5.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