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延辉巴豆化学成分研究 | 第7-22页 |
| 1.1 引言 | 第7-10页 |
| 1.2 结构与讨论 | 第10-14页 |
| 1.3 实验部分 | 第14-17页 |
| 1.3.1 仪器与试剂 | 第14-15页 |
| 1.3.2 植物来源与鉴定 | 第15页 |
| 1.3.3 提取与分离 | 第15-17页 |
| 1.4 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 第17-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巴豆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第22-67页 |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 2.2 化学成分 | 第23-61页 |
| 2.2.1 二萜类化合物 | 第23-37页 |
| 2.2.1.1 新克罗烷型二萜 | 第23-29页 |
| 2.2.1.2 半日花烷型二萜 | 第29-31页 |
| 2.2.1.3 贝壳杉烷型二萜 | 第31-33页 |
| 2.2.1.4 特船隆帕烷型二萜 | 第33-34页 |
| 2.2.1.5 crotofolane型二萜 | 第34-35页 |
| 2.2.1.6 佛波二酯类(phorbol diester)二萜 | 第35-36页 |
| 2.2.1.7 吉姆烷和西松烷烷型二萜 | 第36-37页 |
| 2.2.2 倍半萜 | 第37-38页 |
| 2.2.3 生物碱 | 第38-40页 |
| 2.2.4 黄酮及其苷类 | 第4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附图 | 第68-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