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论 | 第9-21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11页 |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 | 第9页 |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促进幼儿有效的学习和发展 | 第9-10页 |
(三)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忽视生活化的现实反思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一)生活化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11-14页 |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三)幼儿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四)简评 | 第17-18页 |
三、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8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8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8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一)理论意义:丰富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生活化的理论 | 第18-19页 |
(二)实践意义:为幼儿园采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策略提供实践指导 | 第19页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0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六、论文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一章 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生活化概述 | 第21-24页 |
一、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生活化的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一)生活化 | 第21页 |
(二)生活化教学 | 第21页 |
(三)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 | 第21-22页 |
(四)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生活化 | 第22页 |
二、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生活化的价值分析 | 第22-24页 |
(一)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特点 | 第22-23页 |
(二)提升教师数学教学生活化素质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设计 | 第24-29页 |
一、研究设计 | 第24-27页 |
(一)研究地点 | 第24-25页 |
(二)研究合作者 | 第25页 |
(三)研究对象 | 第25-26页 |
(四)研究工具 | 第26-27页 |
二、研究步骤 | 第27-28页 |
(一)发现问题 | 第27页 |
(二)分析问题 | 第27-28页 |
(三)方案实施 | 第28页 |
(四)评价反思 | 第28页 |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与编码 | 第28-29页 |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 | 第28-29页 |
(二)研究资料的编码 | 第29页 |
第三章 幼儿园大班数学集体教学生活化的实施 | 第29-48页 |
一、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集合概念的生活化行动研究 | 第29-34页 |
(一)发现问题 | 第29-30页 |
(二)分析问题 | 第30-31页 |
(三)第一次行动研究及评价反思 | 第31-32页 |
(四)第二次行动研究及评价反思 | 第32-34页 |
二、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数与量的生活化行动研究 | 第34-41页 |
(一)发现问题 | 第35-36页 |
(二)分析问题 | 第36页 |
(三)第一次行动研究及评价反思 | 第36-38页 |
(四)第二次行动研究及评价反思 | 第38-41页 |
三、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几何图形与空间的生活化行动研究 | 第41-48页 |
(一)发现问题 | 第41-42页 |
(二)分析问题 | 第42页 |
(三)第一次行动研究及评价反思 | 第42-45页 |
(四)第二次行动研究及评价反思 | 第45-48页 |
第四章 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生活化研究结果与策略建议 | 第48-59页 |
一、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一)实验班和对照班在集合概念生活化方面存在的差异 | 第48页 |
(二)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数与量生活化方面存在的差异 | 第48-49页 |
(三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图形与空间生活化方面存在的差异 | 第49-51页 |
二、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建议 | 第51-59页 |
(一)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数学教学生活化素质 | 第52-55页 |
(二)幼儿数学学习需要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 第55-57页 |
(三)强调家庭在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生活化中的重要性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注释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