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1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充当汉语可能补语的形、动词范围考察 | 第12-26页 |
第一节 调查说明 | 第12-14页 |
第二节 “V+得/不+结果补语”的范围考察 | 第14-18页 |
第三节 “V+得/不+趋向动词”的语料搜集及数据分析 | 第18-26页 |
第二章 汉语非可逆可能补语的使用情况考察 | 第26-48页 |
第一节 “V+得/不+形容词”结构的非可逆情况考察 | 第26-32页 |
第二节 “V+得/不+一般动词”结构的非可逆情况考察 | 第32-38页 |
第三节 “V+得/不+趋向动词”结构的非可逆情况考察 | 第38-45页 |
第四节 “V得/不了”及“V得/不得”的非可逆情况考察 | 第45-48页 |
第三章 外国留学生非可逆可能补语使用情况调查及偏误分析 | 第48-64页 |
第一节 调查说明 | 第48页 |
第二节 外国留学生“V+得/不+形容词”结构使用情况调查及偏误分析 | 第48-51页 |
第三节 外国留学生“V+得/不+一般动词”结构使用情况调查及偏误分析 | 第51-53页 |
第四节 外国留学生"V+得/不+趋向动词”结构使用情况调查及偏误分析 | 第53-56页 |
第五节 外国留学生“V+得/不+了”结构使用情况调查及偏误分析 | 第56-64页 |
第四章 《博雅汉语》中非可逆可能补语相关语言点编排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 第64-78页 |
第一节 《博雅汉语》非可逆可能补语相关语言点编排概况 | 第64-74页 |
第二节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 第74-7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8-80页 |
一、非可逆可能补语习得研究结论 | 第78-79页 |
二、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 第79-80页 |
附录 1 | 第80-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个人简历 | 第100-103页 |